第一千四百零二章:帝心-《明朝败家子》
            
            
            
                
    第(2/3)页
    “陛下您忘了。”萧敬微笑:“那是弘治十七年,廷议推举的。”
    弘治皇帝颔首,随即便看着萧敬失笑着摇头:“朕年纪大了,越来越健忘了,此卿为人耿直,公忠体国,定能为朕分忧。”
    萧敬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不置可否,到了礼部左侍郎这样级别的人,已经不是萧敬能够随意在皇帝面前评论了。
    而且焦芳这个人,睚眦必报,前几年,焦芳在礼部做侍郎,因为急于想要表现,被礼部尚书张升阻拦了他时刻想要跳过马文升,直接觐见皇帝的机会,因此,焦芳认为马文升这是有意在打击报复他,每日都在背后,说张升的坏话。又因为张升乃是南方人,焦芳便私自写了一篇《南人不可为相图》。在朝中,每退一南方人,焦芳便喜不自禁,有时写文章,亦必诋南而誉北,各种激化南北矛盾,成了吏部左侍郎之后,就更不得了了。
    这家伙是个人才啊。
    萧敬心里想着,他可不想招惹这个家伙,谁晓得,人家会不会埋伏在长安道,将自己刺杀呢?
    横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
    弘治皇帝对这焦芳来了兴趣,一时竟是兴趣颇高,笑着吩咐萧敬。
    “叫他登车,朕与他谈谈吏部选吏之事。”
    萧敬颔首。
    片刻之后,焦芳便来了。
    他登上了车,显得格外的激动。
    不过……此人倒是相貌堂堂,一脸威严之相,哪怕是面露出喜色,却也带着肃然。
    弘治皇帝心里暗暗赞许。
    待焦芳在车中见了礼,弘治皇帝身子微倾,颔首:“卿家坐下。”
    焦芳欠身坐下。
    弘治皇帝上下打量了他一眼,便徐徐开口问道:“选吏的事,卿家乃吏部左侍郎,如何看待?”
    焦芳微笑:“陛下,地方的民怨很大。”
    “当然很大。”弘治皇帝道:“欧阳卿家早就对此,有所心理准备。”
    焦芳道:“可是地方的怨恨,是不会针对欧阳部堂的,他们只会认为,这是陛下有意而为之,若是怨愤直指宫中,臣恐陛下殃及鱼池。”
    弘治皇帝听罢,不禁深深的看了焦芳一眼。
    这焦芳,话里有话。
    历来,只有臣子给皇帝来做替罪羊,可这言外之意,却像是说,陛下给欧阳志做了替罪羊。
    弘治皇帝沉默片刻,便不解的看着他,认真的问道:“因此,卿反对?”
    焦芳朝弘治皇帝摇了摇头。
    “臣从未反对过新政,只是觉得,太急了,操之过急,出了事,就是大祸。”
    弘治皇帝手轻轻的拍打着椅柄,慢悠悠的打着节拍,眼睛微微眯了起来,淡淡的问道:“什么大祸?”
    焦芳面上显得很淡定,却是一字一句的顿道。
    “离心离德,就是大祸。”
    弘治皇帝挑眉:“可百姓们能过好日子。”
    “百姓们对天家的好坏,来源于读书人的议论,对皇上的印象,来自于地方父母官。”
    弘治皇帝微笑:“卿家的话,不无道理。”
    接着,弘治皇帝朝焦芳摆了摆手。
    “朕乏了,卿且退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