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炮击登岸清兵-《大清话事人》
            
            
            
                
    第(3/3)页
    只是砍死了几个受伤倒地的绿营兵,毫无成就感。
    不过,他很快盯上了一条大鱼。
    穿着官袍,官靴的绿营游击。
    满眼冒绿光,催马追了上去。
    这位游击很擅长奔跑,即使穿着靴子。
    在滩涂上,灵活的跳跃奔跑,好似一头羚羊。
    每一个看似废物,却总能升官发财的人,都有他不为人知的绝技。
    途中,
    还遭遇了火枪兵的零星射击。
    然而,他运气不错,没被打中。
    海龙王体力不支,在后面苦苦追杀。
    却不料,途中杀出个程咬金。
    兀思买骑马从斜里冲出,一刀。
    游击的首级腾空,身子还往前冲了两步,栽倒。
    李郁在高处,看的很真切。
    暗赞,这一刀漂亮。
    换个人,很可能就是砍一半,还连着一半。
    海龙王悲愤的大骂:
    “你个烧鞑子,抢我的功劳。”
    兀思买却是很傲慢,勒马走了。
    他看的出来,这是个绿林匪,不值得自己尊重。
    护卫队在打扫战场。
    把水师兵勇的尸体集中起来,挖坑扔进去填埋。
    ……
    “这就是太湖协战船的火炮?”
    “是的。”
    一门铜炮,一门虎蹲炮,还有两杆抬枪。
    保养的很糟糕,锈迹斑斑。
    两门炮的炮膛内,都有明显的坑洼,还有蜂窝小孔。
    李郁拿来了一碗水,试着从小孔倒入。
    小孔内竟能容纳小半碗水,竟是内有乾坤。
    名器啊。
    再看那炮身铭文:大清乾隆2年兵部监制,太湖协。
    “嚯,是尊老炮。”
    “绿营的火器都差不多,淘汰下来的。”
    “拿回去融了,好歹是铜,值点钱。”
    匠人们当然舍不得浪费,铜价,是铁的6倍以上。
    老胡穿着绿营官袍,站在人群中,毫无违和感。
    一起目睹了这残忍的杀官兵过程。
    如今,他的心态转换的很快。
    在官和贼之间,自由切换。
    “李兄弟,你是临时起意,还是早有准备?”
    “老天爷作证,纯属一时兴起,试炮嘛。”
    李郁这话说的很违心,
    实际上,他早有担忧。
    手底下人越来越多,已接近2000.
    但是没有一场真正的战斗,人心就凝聚不起来。
    急需一场和官兵的厮杀,
    既能锻炼队伍,见见血,培养信心。
    还能让这帮人坚定造反的决心,集体献上投名状!
    ……
    老胡走到一门劈山炮旁,一发力竟然轻松抱起了炮筒。
    “这炮真轻,还没个娘们重。”
    杜仁忍不住笑了,解释道:
    “你说的很对,小号的80斤,略大一号的100斤。”
    这个重量,一个人轻松扛起。
    两个人,用扁担一挑,就能短途行军。
    古代人的力气,比现代大太多。
    百十斤稻谷,都是一人挑起,走上几十里路。
    稍微壮实一些的,200斤都不稀奇。
    某种意义来说,人形骡马。
    在清末的一些外国探险家日记中,有详细的记载。
    瘦小的身躯,却蕴藏着骡马一样的能量。
    “阿仁,集结岛上所有兵力。”
    “现在?”
    “对,召集所有武装护卫,推出全部火炮。”
    “好,给我半个时辰。”
    杜仁带着一行人,匆匆去办了。
    岛上有两口钟,敲响就是集结的信号。
    悠长的钟声,让岛上所有人都紧张了起来。
    难道,是官兵的报复来了?
    李郁找了块石头坐着,示意随从们也坐。
    询问了一些岛上工程项目的进展。
    还有他们的建议,都记录下来。
    “阿郁,集结完毕。”杜仁悄悄过来了。
    “好。一共多少人?”
    “火绳枪手,560人。劈山炮21门,炮手100人。另外还有水手120人。”
    “留下100火绳枪手看家。其余人全部登船。”
    “啊?”
    “还有,在船上备足打一仗的火药,铅弹。”
    杜仁目瞪口呆,看向在场其余人。
    结果,所有人都是一样的表情。
    李郁起身,严肃道:
    “这是我临时的决定,刀子要经常磨才锋利,怎么磨?用铁和血,就着敌人的骨头磨。”
    “战争总是猝不及防的,择日不如撞日。目标,太湖协水师。”
    “今日,我们都是白莲教。”
    众人傻眼,
    又忙不迭的去仓库里找当初假冒白莲教的那一套白帽白衣。
    ……
    “李兄弟,有把握吗?”老胡把他拉到一边,担忧的说道。
    “奇袭,当有把握。今日施令伦很可能不在营中。”
    “你如何得知?”
    “来往公文中提及,昨日,施令伦应前往江南提督府奏报军务。”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老胡很认真的说。
    “说。”
    “把那些尸体挖出来,剥下军服,咱们的人穿上假冒官兵。”
    李郁看向,刚刚填埋平整的大坑。
    兀思买正在欢快的纵马跑圈,踩实新土。
    似乎是一种血脉的觉醒!
    李郁胃里突然一阵反胃,强忍着说道:
    “你去办吧,我原则上没意见。”
    “那你评价一下,是不是妙计?”
    “甚妙。”
    “真的?”老胡有些怀疑。
    “吾不如你,远甚。”
    ……
    老胡喜滋滋的大踏步走过去,吆喝道:
    “来几十个人,把尸体都刨出来。”
    “兀思买你给我滚远点,新土都被你踩的板实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