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紫禁城面圣,给乾隆画大饼-《大清话事人》
            
            
            
                
    第(3/3)页
    坐在茶馆里,
    多隆花了一盏茶的功夫,才打完了招呼。
    没办法,都是熟人!
    一个茶馆,半数都是老相识。
    细数起来,父辈,祖父辈就认识了。
    居住在京城,就是这样。
    四九城,谁不认识谁?
    很快,
    就有人主动提起了多隆的心思。
    “我说多爷,您可得去都统衙门走动走动,争取早日顶了你哥的差事。”
    “走动3次了。”
    “害,您~”
    说话的人,伸出右手,大拇指和食指,轻轻那么一搓。
    所有人瞧向了多隆,眼神里都是询问。
    一瞬间,
    多隆感觉自己臊得慌,好似被人剥了衣饰,游街。
    他艰难的说道:
    “我想着先问问,有了准信再给银子。”
    哎,
    茶馆里同时响起了一片叹息声。
    ……
    “多爷,按理说,这事我不该多嘴。我是正蓝旗,你是镶白旗。可是作为长辈,我还是要托大,指导你两句。”
    “阿大爷,您老请讲。”
    “求人办事,就得有个求人的态度。你得先掏银子。”
    “是啊,您当是下馆子,逛窑子。先吃,后给钱?”
    “诸位爷还别说,就小多子这副好皮囊,如果去八大胡同,指不定还能赊账。”
    “为啥?”
    “姐儿瞧着他俏,图个欢迎光临,下次再来呗。”
    哈哈哈哈,
    茶馆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氛,这就是京城诸多闲散旗人,平平无奇的一天。
    灌了一肚子茶水,
    散场,衣着光鲜的茶客们各回各家。
    有的吃干炸丸子,有的啃窝头。
    虽说,
    其实旁人都能猜得到几分,但是不会说破。
    打人不打脸,面子比什么都重要。
    旗人们,
    除非有深仇大恨,否则绝对不会当面撕破别人的面子。
    给别人留着面子,就是给自己留着面子。
    坏规矩的人,会被逐渐排挤。
    京城,丰隆钱庄。
    白影壁上,一个大大的“当“字。
    多隆站在门口,犹豫了好一会,才一跺脚一咬牙进去了。
    ……
    2米高的柜台,小小的窗口。
    一个尖嘴猴腮,戴着水晶眼镜的账房先生,抬起了眼皮。
    瞅了一眼,眼前这个表情局促,衣着光鲜的,
    破落旗人!
    就是这么的火眼金睛,不会出错。
    一打眼,就知道几斤几两。
    是孙子还是爷。
    “这位爷,请坐。”
    “二子,上茶。”
    得到了相对优待的多隆,心存感激。
    表情也矜持了几分,点头示意,端起茶喝了一口。
    “掌柜的,我远房表姐,从关外给我捎来了几件皮袍。这不,身上的就富余了,您受累,瞧着给个价?”
    一件毛领皮衣,7成新。
    这是多隆唯一的体面衣裳,出门才穿的。
    为了差事,一咬牙当了。
    虽然说的很阔气,可内心还是虚的。
    账房先生笑笑,
    接过皮衣,正反一看,就报出了价格:
    “4两。”
    “掌柜的,是不是低了点?”
    “爷您是了解行情的,当不是卖,总得打折。您若是不信,拿着这皮衣再溜达几个地儿,若是哪家出的更高,您回来,大嘴巴抽我?”
    得,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
    多隆也矮不下去了,故作大方:
    “成。”
    账房先生,把皮衣叠好。
    吆喝道:
    “写上,虫吃鼠咬,光板没毛,破面烂袄一件。”
    刚迈出当铺的多隆,眼前一黑。
    差点摔出去2里地。
    ……
    溜溜达达半个时辰,终于到了目的地。
    钱粮胡同,镶白旗都统衙门。
    旗人,旗务,都在这里办。
    门子也是熟脸,虽然不是世交,但是都认识。
    “多爷,来顶差事?”
    “是啊,文大人在堂吗?”
    “嘿嘿,你这问题太难,我没法回答。”
    于是,付出了一小块碎银子。
    这问题,突然又不难了。
    “在的,你去吧。”
    大约是“知识付费”,没毛病。
    历史是螺旋上升的,偶尔也螺旋下降。
    更多的时候,是原地转圈的。
    一直前进,是不可能的。
    那人类不早就冲出了银河系,建设小天堂?
    ……
    “小多子,又来啦?这还没到领钱粮的日子呐。”
    多隆也不说话,
    掏出温热的银子,轻轻摆在桌子上。
    站到了一边。
    文大人的怒目,稍微缓和了一下。
    指着一边的凳子:“坐。”
    多隆乖乖坐下,手放在膝盖上。
    落在大人眼中,忍不住摇摇头。
    是个好孩子,品行纯良。
    可就是憨了点,被爹妈兄长保护的太好。
    在大清朝朝混,得吃亏!
    “你有这份心,是好的。可~”
    “害,论起来你老爷爷,和我二爷爷还是同袍,战场上挡过箭矢的。咱就明说了吧?”
    “大人您说。”
    “你这,有10两吧?”
    “嗯。”
    当铺的银子,还有额娘给的体己银子,姐姐瞒着姐夫给的“扶弟银”。
    加起来,才10两。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