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 大清朝首富的智慧-《大清话事人》
            
            
            
                
    第(3/3)页
    “小王八蛋,当银子是大海里捞出来的吗?”
    旁边的管家一声不吭,心想盐商的银子可不是从海里捞出来的嘛。
    主子之间的矛盾,下人不要多嘴。
    果然,
    过了一会江春气消了,手书一封,叮嘱儿子江雨:
    “花钱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都扔到水里。江湖豪杰、衙役胥吏、左邻右舍、落魄书生、哪怕是丐帮,只要是萍水相逢,并无恶意的都可结交一二。但单次给银不可太多,不宜超过50两!”
    “万万不要合伙做生意,被人撺掇投资,切切。世事险恶,人心复杂,你看不透。”
    “生在咱江家,你不需要会挣钱,只需要会花钱。”
    ……
    封上火漆后,吩咐管家:
    “送9万两银票去。”
    “是,老爷。”
    “叮嘱你儿子,照顾好江雨的生活。出门至少8个保镖,遇事先保人,捅了篓子不要怕,我会出手。”
    管家犹豫了一下,还是小心问道:
    “少爷不喜排场,嫌保镖簇拥影响他逛街雅兴。”
    “那就便衣,前4后4,暗中保护。这点事也要来问我?”
    管家陪着笑脸,退出书房。
    心想,这得是修了几十辈子的福,才能降到江府做少爷。
    到了院子里,一群下人垂手肃立,准备例会。
    管家背着手,清清嗓子:
    “如今外面形势困难,诸位要体会老爷的深刻用意、良苦用心。出门的时候,外面套件带补丁的衣服。要看起来寒酸点。”
    江春的贴身丫鬟笑道:
    “管家,没有补丁破衣服怎么办?”
    “没事没事,拿剪刀现剪嘛。待会吃饭的时候,你们几个马倌端着碗,剪个破衣服去门口蹲着,让路人看到。”
    “是。”
    一群下人居然很兴奋,剪了乞丐装穿在外面,蹲在府门外。
    ……
    消息传到钱峰耳朵里,他冷冷一笑,不置评论。
    他在写一份密折,建议朝廷修改运销盐的制度,取缔盐商,取缔盐引。
    选官,派人,直接掌握盐务。
    取消所谓的固定盐区还有各地盐价差异,实行统一价。
    按照他的推算,此举可为朝廷增收至少1000万两白银。如果经办的人效率高,甚至可以是2000万两。
    “藩台,江北大营又来要粮了。”
    “多少?”
    “2万石。”
    “告诉广陵仓、清江仓,拨给他们。”
    属官犹豫不决,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默默退出了衙署,去找扬州知府商议了。
    江北大营就像一个吞金兽,不断的从扬州淮安两府吸取钱粮,负担沉重,而且看不到头。
    胡佐佑——现任扬州知府,曾经的都察院御史,因为争宠灵活,不按常理出牌,被和珅踢到了地方。
    他一听又要2万石粮,瞬间牙疼。
    上任这段时间,他已经融入了这个小集体。
    因为擅长打成一团,又不端着,该拿就拿,且没有酷吏的作风。,本地官绅都认为拥有这样一位父母,乃是本府(士绅)的福气。
    “府尊,这何时是个头啊?”
    “要么他们平定江南,解散回家。要么被对面全歼,也算是个头。”
    胡佐佑犹豫了好一会,还是手书一封:下令广陵仓先放1万石粮食。
    ……
    江宁城,
    李郁从史密斯手底下的二五仔韦森,听说了一个比较“重口味”的制硝方子。
    “殿下,应当收集治下所有百姓的尿。尤其是做快乐生意的那些女子,她们的尿是最好的原料。”
    “伱是怎么知道的?”
    “撒克逊帝国,法兰克帝国都是如此。这在欧洲不是秘密。”
    “为何必须是那些女子?”
    “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可以对海神发誓。若我撒谎了,出海就翻船。”
    见韦森如此郑重,李郁信了。
    一个水手不敢对海神撒谎。
    这就好比一个福建中南部的人,不敢对妈祖撒谎一样。
    一旦撒谎后,心理压力太大,人扛不住的!
    早晚会灵验。
    当然了。
    人类是一直在进化的,几百年后,这种非硬件的认知缺陷可能就被进化掉了,又敢对着一切神仙撒谎了。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人是早晚要践踏神仙的。
    ……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