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 硝烟散尽,炮决海兰察!-《大清话事人》
            
            
            
                
    第(3/3)页
    “第2军团永远忠于陛下。”飞奔赶到的郑河安,大声接下了这个要命的问题。
    ……
    苗有林笑了~
    “既然忠于陛下,那本官作为陛下亲自任命的第2军团总指挥,下达的军令你们为何不执行?”
    “杨遇春,准备率部入营杀光所有人。”
    郑河安急了,突然拔出佩剑,
    指着杨遇春:
    “谁敢?”
    两派的军官们,顿时剑拔弩张。
    杨遇春不为所动,甚至看不到面罩后的表情变化。
    他迈向前一步,身后甲士也持枪齐刷刷的向前一步,压迫感十足。
    苗有林冷笑:
    “老郑,你的胆子越来越大了。敢当着本官的面拔剑?你怕不是以为第2军团姓郑?”
    ……
    “助手!林总指挥到~”
    林淮生飞马赶到,左手拎着手铳,右手握着佩剑,快速走进人群。
    人群立马让开道路~
    他冷冷盯着拔剑的郑河安。
    郑河安如梦初醒,立刻扔了佩剑。
    追随他的一派军官有样学样,纷纷弃掉兵器。
    林淮生走到郑河安面前,低喝一声:
    “跪下。”
    扑通,这次郑河安很老实。
    林淮生的目光所至,追随郑的一派军官齐刷刷低头下跪。
    苗有林很淡定,仿佛这事和他无关。
    林淮生压抑愤怒:
    “仗还没打完,你们第2军团就要内讧?”
    “请林总指挥开恩,这些人都是我皖北老乡,留下他们一条命吧。”郑河安磕头。
    这一幕,
    俘虏营里的人看的清清楚楚。
    ……
    林淮生不假思索:
    “想活命,先纳投名状。另外,若俘虏再次闹事,你郑河安当受军法。”
    “是,谢总指挥。”
    郑河安如蒙大赦。
    俘虏营众人也乖巧无比,列队捡起武器前去解决包围圈内的清军。
    一场并不算激烈的互相劈砍罢了。
    绿营兵的神经早已崩溃,眼神呆滞的跪地挨刀。
    残余的索伦人反抗意识很强烈,皆死于正面肉搏。
    半个时辰后,
    战场一片宁静,除了黑烟和随处可见的尸体、还有丢弃的断旗折矛、辎重车辆、斑斑血迹。
    不过,
    苗有林很诧异的发现,
    这些索伦人的刀剑肉搏功夫似乎远远不如他们的骑射功夫?
    骑马射箭,娴熟精湛。
    肉搏似乎还不如陕甘绿营的藤牌兵。
    ……
    此时,
    已经是上午巳时2刻。
    林淮生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大声呼喊:
    “天佑大吴,吴军万胜!”
    士兵们纷纷激动呐喊:“万胜!”
    激励完士气之后,
    所有营以上军官来不及清洗血污,集结在临时的中军大帐。
    林淮生开始发布一系列军令:
    “派5路信使渡江报捷。信使沿途必须大喊江北大捷!击毙海兰察,阵斩清军30万。让江南百姓都知道喜讯。”
    20名信使接受了命令,带上战马一起坐船渡江。
    除了苏州府奏报陛下的那1路,其余的骑士会分别贯穿松江、常州、江宁、皖南,最终在金华府汇合。
    ……
    “第2军团兵分5路,每1路由3个步兵营组成,以资历最老的营指挥使为首。第1路向通州海门方向、第2路向东台县方向、第3路沿着大运河向淮安方向、第4路向安徽天长方向、第5路向六合县方向。”
    5位最老资历的营指挥使拱手接下了军令。
    林淮生不带感情的继续说道:
    “你们5路的任务很简单,一是杀人,摧毁沿路的清军汛兵巡检。二是对途经的大小士绅,宣布迁居令。出击之后,分兵合兵可自行按需决定。每路配备不超过1000人的俘虏,充作苦役。”
    ……
    郑河安被冷落在一旁,
    他还是无法理解苗有林为啥要突然翻脸。
    2人之前虽然是竞争关系,可自从正副职确定后,一向合作愉快。
    自己也从未有过欲架空他的行为。
    为何今日这贵州佬突然翻脸,要屠自己的老乡?看他的样子,是真准备在仪征弄出个万人坑。
    苗有林目不斜视,
    他知道郑河安此刻怒火万丈。
    林帅一口气把第2军团拆分打散,分5路执行任务,这其中的意味不敢细品。
    林淮生突然开口:
    “郑河安。”
    “下官在。”
    “你铸下大错,先回江南养伤,等候陛下发落。”
    “下官遵命。”
    望着垂头丧气走出大帐的郑河安,
    苗有林在心里悄悄露出了一丝笑容,他今日举动并不是突然起意,而是恰逢良机。
    是时候,更进一步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