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武力调停~-《大清话事人》
            
            
            
                
    第(2/3)页
    围屋内,
    据守的客勇沉默片刻,爆发出疯狂的欢呼。
    “援兵来了,援兵来了。”
    有人哭,有人笑,有人甚至跑上屋顶挥舞衣服示意。
    反观广勇一侧,
    手忙脚乱,不少人心虚乱跑。
    文元德急了,
    刷,拔出腰间从未染过血的佩剑:
    “传令全军,不许乱跑。非吴军主力,小小前锋而已。”
    四邑团练的军官们连忙出动,
    花了半刻钟,重新稳住己方秩序。
    战场陡然安静的可怕,无数双目光投向远处的吴军骑兵。
    ……
    200骑,
    一半来自近卫军团,一半来自警卫处。
    骑兵没有奔跑,就是勒马慢速,如墙前进。
    旗手握着一杆金丝锻面军旗,上面绣着的“吴”字很惹眼。
    骑兵们左手握缰,眼光冰冷。
    作为大军先遣,
    他们的任务是:震慑、传话。
    领头一军官突然纵马前出,
    将军旗用力插在地面,高声呼喊:
    “陛下有旨,所有人原地不许动。各派一人过来,和平谈判。”
    喊话正中文元德下怀,
    他眼珠子一转,指着自己侄子:
    “你去探一下口风,其余人备战。”
    “是。”
    ……
    没一会,
    土客双方各派出一员信使,徒步走到旗帜旁。
    近卫军团的一员准尉,抽出燧发枪指着2人:
    “把刀放下。”
    俩人一声不吭将佩刀放在地面,互相保持着2丈距离。
    “谈什么?”
    “陛下有旨,土客械斗,事出有因,放下武器,既往不咎。”
    文元德的侄子轻蔑地笑了:
    “我们是官,你们是反贼,有可能吗?”
    准尉笑了:
    “省城在我们手里,督抚衙门也在我们手里。小小四邑乌合之众,你说,咱们谁是官谁是贼?你若真有底气就回吧。”
    “不过,我得提醒你们。现在还有的谈,待会5万大军到了,咱们就没得谈了。”
    “这封书信拿回去,给你们管事的看。”
    ……
    文元德侄子接过信件,头也不回的走了。
    他很清楚,
    如果真有底气,叔父就不会派自己过来了。
    广勇,
    不可能是吴军的对手。
    论武器装备、组织程度、战场经验、哪一方面都差了许多。
    望着死敌离开的背影,
    客勇代表曾怀古,立马单膝跪地:
    “粤西客勇愿为陛下前驱,杀光广~”
    准尉却立马打断,态度明确道:
    “曾壮士,陛下有旨,只杀鞑官,不屠庶民。无论广府、客家,皆为我吴国子民。”
    曾怀古傻眼了。
    准尉低声说道:
    “回去给你们的人传个话,让你们管事的去见陛下。”
    ……
    书信里写的很明白,
    李郁从同为汉人的角度,剖析此事。
    指出土客之争虽是由土地而起,实则是清廷居中挑唆,妄图渔翁得利。
    文元德以及四邑宗族,只要解散团练、放下兵器,这一章就算揭过去了。
    以后,
    不分土客都是吴国之子民。
    大家茶照喝、生意照做、盐吃足、米吃饱。
    文元德的额头开始渗汗珠,
    底下,
    一群出身各不同的军官们吵翻了天。
    撤还是打?
    ……
    20里外,
    全副武装的近卫军团正在快速渡河。
    曾怀古和几名客家首领目睹此景
    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如果,
    自己有这样的武力,珠三角平原早占下了。
    “陛下到~”
    4人赶紧跪下,举止间颇为恭顺。
    李郁抬手:
    “请起。”
    “军情紧急,寡人长话短说。今日无论广勇、客勇,都必须交出武器全部解散。从此禁止械斗,违令者杀。关于土客杂居之州县,官府以河流为界将你们分开。”
    “粮食不够吃,寡人可以从江西调。”
    “客民没有生计,可以来当兵,吴军军饷优厚,一人当兵,全家吃好。甚至可以批准你们在山里开矿,矿利丰厚,足以养家。”
    “寡人不是在和你们商量,而是通知你们照办。”
    “广东,寡人要话事。”
    ……
    粤西客勇首领之一,曾怀古,
    突然抬头,问道:
    “陛下,万一广勇不接受?”
    李郁冷冷的盯着他,:
    “寡人带来了5万大军,相信可以说服广东所有人。”
    待4首领低头退出大帐,
    李郁扫视帐内旁听的臣子们,
    苗有林脸色平静。
    韶州客家士绅赵德低头,眉眼恭顺。
    秘书处侍卫陆舟若有所思,略带困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