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7 帝王之善和庶民之善-《大清话事人》
            
            
            
                
    第(3/3)页
    整肃衣冠,
    慢步下车,
    马车周围,侍卫们整齐肃立。
    李郁抬头,
    赫然见到厂区门口,挂着一块牌子:
    “江南纺织厂”
    一群商人双膝跪地,齐声高呼:
    “臣等拜见陛下。”
    “诸位都是我吴国的能人,请起吧。”
    ……
    没有三磕九拜,但依旧有下跪作揖。
    就目前而言,
    这是最适合吴国的礼仪。
    江南纺织厂是松江府和宁波府的20名纺织商人出资建的一座巨型工厂。
    徐想,
    作为主管生产的副厂长,兼顾了两头。
    祖籍宁波,现居松江,身份非常理想,充当两府股东的搭桥人。
    “承蒙陛下关爱,江南纺织厂已经用上了10台蒸汽机带动纺纱机、织布机。生产效率惊人。臣等考虑在生产环节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加以改善。”
    李郁步伐不减,只是微微颔首。
    厂区很大很气派!
    红砖围墙,青砖车间。
    车间内以水泥铺设地面。
    整个厂区没有一块泥地,最差也是煤渣铺垫地面。
    ……
    蒸汽机的噪音很大。
    出于自身安全考虑,李郁没有过度靠近。
    只是扭头询问:
    “蒸汽机的日常运营维修,何人负责?”
    工业大臣杜仁立马接过话茬:
    “由机械署派专人负责,工厂负责配合。”
    李郁不假思索:
    “徐厂长,由你厂选派可靠伶俐之学徒20人到东山机械学校短期进修。以后,蒸汽机的日常使用运行,你厂自行负责。”
    “另外,蒸汽机也应由你厂出资购买,日后作为你厂的资产,与朝廷无关。”
    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等军国重器,陛下就这么慷慨的卖给商人?
    ……
    李郁环视四周:
    “寡人说过,新的帝国不分士农工商。读书做官是为朝廷效力,投身工商也是为朝廷效力,春耕秋收也是为朝廷效力。”
    “寡人,信任你们!”
    这下,
    周围的商人们是真的跪了一地,热泪盈眶。
    陛下对商人之倚重,3000年未遇。
    蒸汽工厂一问世,就成了众人的“小甜甜”,过去的水力畜力工厂就成了“牛夫人”。
    就别提更古老的人力纺纱机,织布机了。
    狗都不理~
    ……
    食堂和茅厕距离甚远。
    这让李郁有些欣慰~
    叮嘱:
    “一定要注意厂区的水火、卫生问题。工人的月银不可拖欠。要重视培养技术工。”
    “是,是。”
    徐想点头如捣蒜,摸出一小本本记录。
    半个时辰后,
    御驾离开。
    众人伸长脖子,直到车队消失在视野当中才轻快的走回去厂区。
    不知某位冒出一句:
    “依我看,咱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众人哈哈大笑,十分认可。
    ……
    蒸汽机的轰鸣落在众人耳朵里犹如金币碰撞,悦耳动听。
    相比人力,
    生产效率提高了何止10倍。
    削减成本,就是提高利润。
    一台蒸汽机500两的售价完全可以接受,这么大一坨铁疙瘩也值不少银子了。
    等学徒出师了,厂里就可以自行开机。
    不过,
    专用燃煤和故障维修,还是要依赖机械署。
    这俩环节都是付费的。
    陛下早就想通了来龙去脉,公开售卖蒸汽机并不担心泄密。
    首先,
    每台蒸汽机出厂时外壳都有打编号。
    其次,
    只向大型工厂、矿区售卖。
    最后,
    保密意义不大。
    吴国的大商人将整机倒卖给清廷的概率很低,除非他准备全家潜逃,但这不符合常理。
    ……
    而且,
    工业环环相扣,清廷玩不转。
    就算把全部图纸交给养心殿造办处,他们也不可能造出山寨蒸汽机。
    因为他们没有镗床~
    关于镗床的重要性,瓦特先生的哀嚎可以证明。
    继镗床解决了汽缸密封问题之后,瓦特又遇上了2个拦路虎——曲柄传动和双汽缸联动。
    李郁根据自己对历史的模糊印象,预估瓦特在这几年即将迎来最后的技术突破。
    再保密下去,意义不大了。
    不如,
    大胆点,抢先瓦特先生一步。
    普及蒸汽机,抢跑工业革命。
    ……
    各国驻吴的商馆都设在黄浦江畔。
    他们对于黄浦江西岸,这座拔地而起冒着黑烟的江南纺织厂很好奇。
    李郁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令人召来了威廉。
    询问:
    “你听说过蒸汽机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