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仅如此,刘毅还派人在周边各县大肆购买战马,而且价格要比平时多上很多,于是很多贩马的商人都纷纷跑到涿县将战马卖给了刘毅,没几日刘毅就买到了近两千匹战马,加上本来就有的两千名骑兵,现在刘毅完全可以组建一支四千人的骑兵队伍,可惜的是马有了却没有那么多士兵,刘毅因为官职的限制所以也没再敢大肆招兵,只能将这些战马饲养起来留作后用。 刘毅等人的这一番举动让周围几个县城的县官都有些迷糊,于是总有其他县城的县官在到刘毅这里买铁具时趁机询问刘毅,每到这个时候刘毅都会找个借口搪塞过去,但是因为各县总在刘毅这里买东西,所以也算是有些交情,刘毅最后也有些于心不忍便提醒了众人几句,至于原因,刘毅一直都没和那些人说。 到了九月底,城墙终于修缮完成,刘毅看着各处打着补丁的城墙,心里还有些担忧,于是便又派人在城墙外挖了一条三米多深,六七米宽的护城河,因为城内人手不够,所以刘毅便花钱雇佣那些农忙完的百姓来帮忙,最后不仅本县的百姓来了,就连附近几个县的百姓听说消息后都纷纷赶来,虽然开销很大,但是此时刘毅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在刘毅的思想中能用钱解决的事最好就用钱解决。 在众人齐心协力之下,终于在第三天将护城河挖凿完毕,说是护城河,目前只能算是护城“沟”,因为附近没有流经的河流加上时间也来不及了,所以刘毅也就放弃了引渠注水的念头。 护城河挖好后,刘毅又派人在护城河的外侧放了一圈“拒马”所谓拒马就是一种木制的可以移动的障碍物,将圆木的头部削尖,然后交叉固定成架子以阻止和迟滞敌人军马的行动同时也可以杀伤敌人。 所有防御工事建造好后,一转眼时间到了十月初四,经过几日的连夜抢工,大多数农田均已收割完毕,只剩下少数在县城防御之内的农田,刘毅打算用于做来年的种子,所以没有收割。 按照年初的规定,百姓需要上交百分之五十的粮食作为赋税,但是刘毅害怕粮食留在百姓手里会被贼人夺了去,所以硬是收缴了百分之八十的粮食,刚开始百姓们均有些抱怨,但是刘毅承诺了众人,每个季度刘毅都会分发一些粮食,而且还会多分一些作为“利息”这才让百姓们安定下来。 若不是之前刘毅的名声很好,深得百姓信任,恐怕还没等黄巾起义爆发,自己县城的百姓就首先要造反了。 因为此时很多粮食还没有完全成熟,水分很大,若是现在就入仓的话,恐怕没多久就会发霉,刘毅的前世家里就是种地的,所以对此很有感触。粮食收上来以后,刘毅吩咐将士们将粮食平铺在校练场的场内,趁着天气晴朗将粮食中多余的水分先晒干,待晒干后再统一入仓储存,城内的粮仓就在刘毅府的后面,刘毅吩咐张飞找了一些值得信任的手下二十四小时轮流看守粮仓。 十月初四傍晚时分,程昱及其家人终于在王三的保护下赶了回来,刘毅见状,心里这才踏实。 程昱夫妇生有一子,名程武,今年不到十岁,因为是程昱的长子,所以程昱平时教导的很严苛,虽然不到十岁,但是已经熟读经书,翩翩有礼的样子让刘毅等人很是喜欢,尤其是王三的老婆王氏,见到程武乖巧的样子后,非要认其为义子, 程昱夫妇见其如此热情便也就应了下来。 府内多了一个孩子后,气氛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话说刘毅这边整顿军马严阵以待,而冀州巨鹿的张角等人此时也正在谋划造反起义的事。 东汉末年政局不稳,外戚专政,宦官专权,对西羌战争持续数十年,花费巨大,徭役兵役繁重。加之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民不聊生。加之古代社会,人民皆有宗教信仰,张角趁此机会,以自身的医术结合奇书《太平要术》上的内容救助人民,又大力宣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苍天”是指东汉,“黄天”指的就是太平道,而且根据五德始终说的推测,汉为火德,火生土,而土为黄色,所以众信徒都头绑黄巾为记号。 张角创立太平道,以宗教的方式笼络人心,在贫苦农民中树立了威望,信众多达数十万。张角利用他在民众中的威望,将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的信众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一渠帅,由他统一指挥。 张角一面派人在各郡县政府机关门上做了记号,另一方面派手下马元义到荆州、扬州召集数万人到邺准备,而且之前还数次到洛阳勾结宦官封胥、徐奉等人,想要里应外合。 此时巨鹿的黄巾大军帐内,张角正与手下们探讨明日的作战计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