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没有难做的生意-《重生之家在东北》


    第(2/3)页

    随着亚商投孵化园的兴起,其中的公司经过两三年的成长,有两三家软件公司已经成长了起来。一些普通类软件的制作和升级他们都能挑得起来了。

    所以这次做完各大公司的商务软件和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但还不是时候上线的支付软件之后,电子科技研究中心的软件二部除了一部分人跟着团团等公司进了企业,剩余的人手又并到了一部,然后经过整合选拔后再次拆分,又分成两个项目部。

    软件一部还是继续攻克华夏语系统,二部则盯上了软件业又一座难啃的大山,工业软件。

    马晓阳的这一决定,就连霓总工都不禁动容,工业软件作为专业性最强的软件,其开发难度无疑是巨大的,进军工业软件领域,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一件事儿。

    但国内的工业软件都是外国的东西,可以说一旦人家停止对国内的授权,那国内基本上依赖工业软件做设计的工厂和研发都得被迫停止。

    一开始霓总工以为马晓阳搞工业软件是为了东北虎机械公司,因为现在的东北虎机械公司是吃工业软件的大户,但马晓阳还真不是这么想的!

    马晓阳这次要搞的,是全套的基于一个平台的全方位的工业软件,最高精尖的那种,尖端制造业必须的东西。

    所以这也是马晓阳笑着对霓总工说出,我们需要的是能设计飞机、航天器的工业软件的时候,霓总工不禁动容。霓总工苦笑的看着马晓阳,奋斗了一辈子,末了发现自己还没这个年轻人觉悟高。

    霓总工重重的点了点头,没在说什么,而是直接整合了软件部,把软件部一分为二,作为对马晓阳最大的支持。既然大金主已经决定做幕后英雄,那这位为国内电子科技奉献了一辈子的老技术员怎么可能不全力支持呢!

    马晓阳安排的第二件事儿,就是让霓总工安排一批悟性好的年轻人,去跟着升级晶圆生产线的帝都技术团队学习晶圆生产线的技术,不能将来人家回去了,他们电子科技研究中心就麻爪了。

    霓总工也知道这个道理,他们设计的芯片再好,生产不出来也是白搭,所以这件事儿也同意了马晓阳的安排。

    不仅如此,他还拿出经费让帝都的技术团队又复制一条晶圆生产线,作为他们电子科技研究中心研究使用。

    现在的电子科技研究中心经费有点儿足,霓总工也不在再那么抠门了,他学会了马晓阳处理问题的方法,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坚决不拖着,一定要花钱尽快解决,马晓阳管这叫世界上最赚钱的事儿,因为他的计算理论基础是一寸光阴一寸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