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累了,先歇一会。”杜若找个地方歇脚,从空间里拿出水来喝。 小黑狗跑过来,“嗷呜!” 杜若也给它倒了一点,“慢点喝。” “这一片是不是都被人薅秃了?” 今日他们在附近走来走去,没摘到多少,看来这儿不止她一人采药。 杜若看自己竹篮,又问小黑狗:“小杜,我们是不是往山里走走?” 她觉得,自己采的草药太常见。 在这个地方遍地都是,只能治小病小伤,价值不怎么高,需求量也不大。 镇里那些诊所跟药堂,本就有进货渠道,不单单跟杜若一人买草药。 “嗷?”小黑狗听不懂,舔了舔嘴。 杜若扒拉一下竹篮里的草药。 比质比不过人家。 比量就更比不过了。 可是她急用钱,吃饭要钱,搬家也要钱,长昌镇的房子又不便宜。 头回到镇里去赶集,跟那庄大婶闲聊时,杜若就有意无意地提了这问题。 草房二三两。 木房十两。 石砖房六十两。 青砖石瓦房一百两。 再好一点的,带院子,就更贵了。 问题来了,贫农一年下来才得二两银子,普通农民大概能得四两左右。 按照这个标准来说,是啥房子也买不起,还不如她村口那间小破屋呢。 若是要搬,杜若就想买间大一点的宅院,可以放小黑狗在家自由飞翔。 而且,除了买房子的钱,还得攒些家用。 她卖草药,销量好的时候得四个小元宝,销量不好就只有一两个。 杜若第一回去卖得多,得了四个小元宝,第二回是俩,第三回只得一个。 总共七个,减去买的日用品跟衣物等等,还有刚借出去的……就剩四个了。 一个小元宝就是十两。 所以,她现在手里总共有四十两,可以说是杜家村里最最富有的人了。 俗话说得好,财不外露。 杜若将钱放在空间里存着。 除了刘大壮,没人知道她很有钱。 不对,他也不知道杜若有钱。 刘大壮只是见过她掏小元宝出来买匕首,只听说卖草药比卖菜更赚钱。 可是他不曾在钱方面上打过杜若的主意,这也是她觉得这人能当朋友的原因。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