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她不得不急,恐生意外。 还好还好。 今日宋二公子亲自登门,还带蘅儿出去,方芸景当然要替他们高兴了。 可为何出一趟门,回来就没戏了? “宋二公子带我去茶馆。” 这事杜蘅当着全家人的面说了。 但细节她没吐露太多。 “他也同庶妹一样借口离开,不知去向。” 方芸景刚纳闷,便听杜蘅又开口。 “与我一道听书的是后来的王爷。” 宋琅玉坐了片刻就走了。 茶没喝。 书没听。 陈公子过来坐了一阵,气冲冲走了。 嘉娴郡主更是为找茬来,又赶着走。 最后与杜蘅全程在一起的是凤陵王。 “这样啊……怎的这么巧?” 方芸景听到这里,只当是巧合。 上回杜府宴客,杜平携她去前门迎王爷,宋二公子跟在凤陵王身后来的。 京城就这么大。 有四面城墙围着。 他们二人能凑到一处也不奇怪。 “但送你回来的人,不还是……” 方芸景记得清楚。 杨德本派人到苍葭院来报。 宋二公子送大小姐回府了。 谁能想到,这里面有凤陵王什么事。 “那是宋二公子比陈公子有心。” 杜蘅想起庶妹对宋二公子的评价。 一无是处。 花心烂肺。 故而她选择了陈公子。 可在杜蘅眼里,不是这样的。 宋琅玉即便与她无情,也没有弃之不顾,比那个陈公子好上不知几许。 庶妹脑子不好,眼睛也瞎。 这才看不见他的好。 “就算有事离开,最后他还是折回茶馆,将我完好无损地送回府上。” 杜蘅故意点了一下庶妹的事。 她以为陈公子会去而复返。 结果他根本没有。 初初杜蘅也以为,宋琅玉也会像陈公子,将人撇在茶馆就不管不顾了。 她跟庶妹不同。 身上有银钱。 身边有丫鬟。 若宋琅玉去而不返,杜蘅便会自己回府,都不至于在街上东游西荡的。 方才庶妹在前厅列了一大串信息。 什么金银首饰。 什么织品布料。 什么桌椅板凳。 什么水果蔬菜。 杜蘅真不知道以上种种有何可新奇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