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老夫人下的令。 抗议没用。 禁足必须禁足半个月。 读书习字,也当即刻安排上。 然后杜若就得到一张案板跟一垒竹简。 方芸景让抱玉指挥下人,全给她搬进屋,整整齐齐地垒在案板之上。 杜若站在旁边,静看他们进进出出。 “大娘,这些竹简是?” 案板旧点没事,能用就行。 但这一大垒竹简属实让人难崩。 “夫人说二小姐入京不久,还未曾开化,让老夫先从认字开始教起。” “竹简是练字用的,用清水刷洗后晾干,它们都可重复使用……” 接话的人不是方芸景。 是刚进屋的老朽。 长得一脸慈祥。 却手持一把木制的戒尺。 说话时,用它拍自己掌心,一下一下的,像是乐手在打什么节奏。 杜若看了,心生不妙。 “这位先生您是?” 读书习字不该上学堂吗。 单独给她请个家教。 这也太扯了吧。 杜平这么舍得下本钱吗? 那杜蘅怎么不用? 据杜若所知,杜文赋每日都要去上学堂,为什么不把她一块送去呢。 兄弟姐妹打包一起投递。 学费还能便宜些。 “鄙人姓胡,二小姐喊我夫子就行。” 老朽将人上上下下看了个遍。 “二小姐机灵,老夫一定尽心。” 方芸景这才瞥了杜若一眼。 “那就有劳先生了。” 昨夜老爷过来,就是商议教学之事。 他说柳家胡同有位胡姓先生。 常在勤天大街上支个摊子,放几张桌椅,教那附近的小儿认字读词。 老爷每日当值回府,马车经过勤天大街,总能听见他在训斥学生。 旁边的墙上,还挂着张纸。 上面写着‘教不好不收费’。 老爷觉得,胡先生赏罚分明,教学有道,请他来当夫子再好不过了。 方芸景昨夜想想也是。 她要协同老夫人料理府上。 腾不出空来。 翠花婶教别的还行,读书认字不行。 请个外人来管比较合适。 故而,就有了眼下这出。 “若儿,好好听先生的话,不许胡闹。” 方芸景此刻装得像个慈母。 杜若看得眉头紧锁。 “夫人,杨管家寻你有事。” 抱玉及时出声提醒。 方芸景便匆匆带着人走了。 杜若的小屋里,立时只剩下三人。 她跟明月,胡先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