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杜若看出明月的犹豫。 明月也看出二小姐的窘迫。 毕竟,入府之前,她还在山沟沟里头住,入府之后才算是吃喝不愁了。 二小姐今日所获皆是依靠杜府。 她哪来的银两赎一个丫鬟。 若明月非要跟二小姐走。 这不是给人出难题吗。 …… 自祠堂出来之后,主仆二人都十分默契,再未提过走不走这个话题。 明月听别的丫鬟说,翠花婶养伤去了。 短时间不会出现在二小姐面前。 胡先生伤好之后,再度登门。 他还拿那本《女诫》来教学。 杜若也不跟胡先生争了。 反正,她的床底有小黑狗在。 他再想动手先得掂量掂量。 自己打不打得过狗。 胡先生每一天的私教课,都是一对二。 他在前面站着,走来走去。 杜若在案板后面坐着。 明月也站着。 她比二小姐学得更积极。 因为胡先生临走时,总会布置一些作业,让二小姐做了待他第二日检查。 这不是作业。 这是不让人安眠。 杜若不想写,总是偷懒。 胡先生又奈何不了她,只能先口头警告,等散学了再去找夫人告状。 每回方芸景都答应去训斥杜若。 实际上却没做。 府里花钱请夫子,就是为了让外人管教,若是要她来,还请人作甚。 其实方芸景也没什么可说的。 老夫人非让那野丫头读书明理。 方芸景便请了夫子来家教。 野丫头自己听不进去。 怪不到她头上。 杜若不写,挑衅夫子权威。 他的戒尺成了配饰。 胡先生怒而出走,去找夫人评理。 方芸景懒得搭理杜若。 她说几句好话,将人打发了了事。 杜若不写,夫子很生气。 胡先生又双叒……去找夫人了。 方芸景:知道了,有劳先生教导。 杜若不写,气死个人。 日日如此。 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明月觉得这事没完没了的,实在不好看。 于是,她便于白日时努力听胡先生的课,夜里好帮二小姐完成那份作业。 胡先生以为是自己教导有方。 不喝水的牛终于低头了。 他便不再去叨扰夫人。 二小姐也不为作业发愁。 皆大欢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