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能解决一顿是一顿。 “难民……打仗了?” 杜若瞬间坐直了身子,还瞪圆眸子。 看她这反应,宋琅玉不自觉蹙了眉头。 “不是。” 杜若不是信誓旦旦说自己是著书人吗。 整个朝代都是她捏造出来的。 打不打仗,杜若问他? 宋琅玉暗自腹诽,没说出口。 他还不想在此刻打草惊蛇。 “北边冬季多雪灾,有些村庄被雪埋了,村民们无处栖身,只能逃难。” 京城是块福地。 少雪,少雨,少天灾。 有些难民不远千里,跋山涉水也要过来,可不就把自己弄得满身狼狈。 就是她方才在街上看到的那些了。 有老有少。 饥肠辘辘的样子。 “哦,不是打仗就好。” 杜若稍稍松了一口气。 她住在杜府里,没有手机、电脑、电视,还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什么消息都不通。 宋琅玉说街上那些是难民。 杜若条件反射,以为是打仗逃荒的难民。 还好不是。 不然,她这书又平白多了一个元素。 宅斗文爆改逃荒文。 杜若可没写过。 “二楼的大汉也是逃难过来的?” 不对,那人穿戴不俗,与街上难民不同。 他还有闲情逸致上酒楼消遣。 大汉绝对不是难民。 那宋琅玉在说什么。 这二者之间,有何关联。 她又拧了眉头,做思考状。 “他……” 那人五大三粗,身上的膘少说有几十斤,怎么看都不像是难民的样子。 所以,他是异域来使? 宋琅玉看杜若欲言又止的样。 心中的疑惑加深。 “他是邻国来的。” 雪灾致难民无家可归,四处逃窜。 给各地官府都添了不少麻烦。 京城是一国之都。 若是此时有些邻国的细作趁机混了进来,夹在流入的难民之中,图谋不轨。 后果将不堪设想。 “……有道理。” 杜若刚要放下去的心,又猛地提了起来。 “不是,宋琅玉你干政啊?” 古代各国之间争粮夺地,很正常。 不正常的是宋琅玉。 他这人设,关心这些作甚。 “?” 此刻,宋琅玉内心的疑惑达到顶峰。 他再也忍不住不问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