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杜家村的人太多。 宋琅玉却只有一个。 他能记得的人,寥寥无几。 但要说杜若不在家时,有人投喂小黑狗。 宋琅玉对此倒是有一丢丢印象。 就去年端午节前后的事。 他那会还误会她来着。 一眨眼,都过去那么久了。 “就你啊。” 宋琅玉扫了杜兴朝一眼。 “怎么到京城来了?” 杜家村离京城那么远。 杜若是被杜平强行捆来的。 其他人,没什么机会走出杜家村。 “鄙人勤学,过了院试,得族老们怜爱,一致举荐我到杜家来修学……” 杜兴朝过了院试,便是秀才了。 杜若正想跟他道声恭喜。 宋琅玉就出声打岔:“那不还有秋闱吗,你一个秀才跑到京城何用?” 当朝科举制度分四个阶段。 童试、秋闱、春闱、殿试。 童试又分三场。 院试只是童试的最后一场。 之后,他还得经过秋闱、春闱。 这两场考试,三年才举办一回。 通过者,方有机会参加之后的殿试。 杜兴朝想要出人头地。 任重,道远。 “京城人杰地灵,是修学研习的好地方,鄙人先到这儿来见见世面。” 最主要是,杜若住在京城。 他正好顺道来看她了。 “对了,我有东西要给你。” 杜兴朝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 里面是去年收的种子。 “本来想在你及笄那日,作为贺礼给你,但我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 他出发时,还带了些吃的。 但杜家村到京城。 路太远了。 吃的在半道上就进了杜兴朝的肚子。 余下这些种子,能放一年。 “人来就好,带什么礼物啊!” 杜若后院还有一小块空地没种满。 他这礼物算是送对了。 千里送种子,礼轻情意重。 “谢谢你,兴朝哥。” 去年杜蘅及笄时,杜府大宴宾客。 今年到了杜若的生辰日。 杜平还没升职。 整个杜府都笼罩在愁云密布之中。 别说宴客了。 没人在乎她及不及笄。 杜若自己也不在意,跟谁都没提。 只有明月偷偷给她煮了碗面。 宋琅玉也不知道。 他看这二人旁若无人地叙旧。 脸色越发阴沉。 杜若感觉周边的气压不对劲。 但她一句也不敢问。 只能硬着头皮,跟杜兴朝尬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