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正要将那法剑和那姜易的惊霄法剑一起收起,却突然想起一事来,人死了,这法剑岂能丝毫不散?不由脸色一变,叫了声:“不好!” 惊觉过来的陈灵犀反应也是迅速,七道太庚玄光剑气往身上一收,便要先护住自己,哪里知道这个时候姜易已经仗着匿身法欺到了近前,此刻他也不用什么法剑了,叱喝一声,头上一道耀目之极紫玉真光向陈灵犀卷了过去。元始神光与太庚玄光一接触,竟发出如裂帛一般的声响,如脆瓷般寸寸碎裂,眨眼间便被生生磨烂,竟然丝毫也不能延阻片刻。 陈灵犀目露惊恐之色,正要大叫出声,真光上来一卷,便将半边身子裹了进去,顿时身死魂消。 姜易疾飞上来,一伸手收了此人袖囊,错身而过时只把袍袖一挥,玄光又复一荡一收,那剩下的半截尸身也自消失无踪。 他刚刚乃是《紫虚道符书》中的一道化灵符,可以假乱真,替乱本身,他趁这段时间粗浅以岛上材料炼制而成,没想到效用还算不错。 这飞车无人驾驭,自然浮空不动,姜易搜索了一番,将陈功尸身上的随身之物尽皆拿走,连那部解了三分之二的《万灵真卷》也一起收了起来,再一展玄光,将三人尸首消磨的干干净净。 这飞车姜易如今也不放在眼中,起了牌符顺手收了。 他环顾四周,又看了看天空,心中道:“那赤锦绣也不知道被朴鱼子带到哪里去了,只是我答应她的事自不能食言,不过此女应该是赤撄堂妹,我自己倒也没必要再去见她,待回转山门之后让赤撄亲自去见她好了。” 他沉吟了一番,当即拿出一道传信符箓,随后用手指蘸了神砂写上“一月之后,大齐王都见”九个字,然后一挥手,仍由这符箓便破空而去。 做完此事之后,他向前踏出一步,就有一道剑芒裹上身来,一闪之后便离了此地,不多时,就回转到了灵珠岛上。 回到内室中坐定,姜易也不休息,拿出那卷《万灵真卷》,摆在桌案上一翻,见仍能打开,心中一定,将上中两卷揭过,直接翻到了下卷处,凝神破解起禁制来。 这一次无人叨扰,不出一刻,他就顺顺当当看到了最后。看完之后,他长吁了一口气,摇了摇头,没想到这门《万灵真卷》过了玄台境之后,走得道路与自己大相径庭,本来还想着能不能修炼,眼下看来却是不成了。 这其中成丹之法看起来极为艰难,每练一门法诀,便要从中参悟出一门“真法”来,明了其中“真法”,才有可能凝气成丹,不过一道“真法”成丹最多也只能得七品金丹,彻悟“真法”越多,丹成品级才越高。 也就是说,如要筑就一品金丹,那就要练就三门以上的法道密册,再彻悟其中“真法”。 只是如何参悟“真法”却是无有定规,根本无从琢磨,全凭个人机缘悟性,不确定性实在太大。 天下玄门修士,多数是以气成道,若是以法成道,怕是还未悟成就便先自老死了。 姜易再翻了几遍,也没寻得其中那门“小神通”,想来就算是有,也要修炼了这门法诀才能得见,因此他也没了兴趣,将其收了起来,又把那“日月山川葫芦”拿了出来。 他倒是要看看,这真器法宝与灵器法宝到底有何不同之处。 将这日月山川葫芦放在手掌上,凝神细观,只见葫芦身上面有山川显化,有花鸟鱼虫,有云雾缭绕,俱是活灵活现,生动异常。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当他目光扫过一处城郭时,见那闹市中人竟也是个个神态宛如真人,不仅如此,那市井中小贩吆喝呼喊声,官员乘轿鸣锣开道声,戏子唱曲嬉笑怒骂声也是隐约可闻。 姜易一拍桌案,赞叹道:“当真是一副奇物。” “当不得老爷夸赞。”他话音才落,一个相貌清秀的童子从图卷中走了出来,对着他恭恭敬敬行了一礼。 姜易曾听闻,但凡真器,其中真灵都是眼高于顶之辈,哪怕对待主人,有时也不理不睬,不过这个小童倒是对自己执礼甚恭,于是问道:“你便是此宝真灵?可有名字?” 童子往姜易下首处一站,把头低下来一点,很是恭顺地说道:“禀老爷,小童并无名字,此山川葫芦先后跟了十二任主人,多数得了此葫芦后就束之高阁,无暇理会小童,只有寥寥几人无聊时唤了小童出来说话解闷,不来喝骂小童已是福星高照,又岂敢奢望有一名字?” 姜易笑道:“原来你也是个郁郁不得志的。” 小童稚嫩面容上竟然浮起几丝萧瑟之意来,叹了一声:“小童曾听古人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每当想及,似乎也感同身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