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一日三惊-《我要做太孙》


    第(3/3)页

    就算你没有参与作恶,可一通批评,一顿警告是免不了的!

    甚至还得背上处分!

    严重的都能罢官免职!

    更不要说在古代了,“连坐”本来就是朝廷的刑罚之一!

    “殿下,要不要我给父亲写封信,让他在陛下面前替殿下解释一二?”

    朱椿连连摆手止住她的话,“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就别添乱了!”

    蓝氏的父亲就是当朝大将军蓝玉。

    虽说陛下很是信重蓝玉,可做皇帝的,哪个不忌讳武将与藩王结交?

    哪怕是自己的女婿也不行!

    ……

    那日,方孝孺从成都出发,先是乘坐马车来到闽江岸边,在那里早就有预备好的船只。

    所以一行几十人乘坐船只沿着岷江而下,直到长江交汇之处。

    在那里又换乘了大船,就沿着长江水顺流而下,过了长江三峡,两岸不再有高山遮蔽,视野便豁然开朗起来。

    一行人白天或是聚在船舱里面听方孝孺讲学,听他教导圣人的教诲,还有作为一个读书人该有的责任和担当。

    当然了,劝谏天子,罢兵止戈,

    才是他们讨论的中心。

    一路通行无阻,不消多长时间,便来到了京城。

    在此之前,朱允熥也收到了蜀王朱椿命人送来的请罪奏章。

    看了之后,朱允熥只是摇头一笑,并没有加以责怪。

    因为他很清楚,朱椿向来以“忠顺”著称,从来都支持朝廷的决策,也从没有表达过不满。

    这样的藩王,堪称诸王表率!

    况且朱允熥虽然没有见过方孝孺的面,可以看过他的几份奏章。

    里面全都是劝谏,指出自己施政的弊端,当然了,着眼都是小处瑕疵,没有什么大局观念。

    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被“诛杀十族”的人物,性格实在太明显了!

    九族才是真正有血脉相连的,也是重罪诛杀的对象,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但是,学生门人却不在此列!

    他们是能够免于杀身之祸的,而且是名正言顺!

    因为这根本不关于他们的事!

    说句不好听的,正是因为方孝孺的性格太过刚硬,才害死了许多无辜的人!

    所以对于朱椿的请罪奏章,朱允熥只是一笑而过,并且亲手写了一封回信,聊了些家常,以安蜀王之心。

    “启禀陛下,方孝孺与其学生已经到了京城,许多读书人得知之后,便前去拜访……”

    蒋瓛禀报道:“还有一些文官,也有前去的,这里是这两日锦衣卫记录下来的名单,请陛下过目。”

    说着便呈上来一份奏章。

    朱允熥看都没看,他明白蒋瓛的意思,便道:“你们盯着就是了,不必前去惊扰,谁愿意去都可,明白吗?”

    “是,微臣明白,请陛下放心!”

    方孝孺来到京城之后,便在京城寻了一间客栈,让自己和学生们居住。

    方孝孺是名仕大儒,官职虽然不显,可是在读书人和文官心目当中的地位,却是极高。

    所以有人听他来京城,便立即寻访,前去客栈拜访。

    见贤思齐嘛。

    人心里有什么事,尤其是那种不吐不快,觉得憋闷的事,更是憋不住!

    虽然有时候也不是主动要说出来,可毕竟藏不住啊。

    再加上来访之人肯定会询问他来京的原因,所以方孝孺免不了就会谈到自己的主张……

    这日,方孝孺会见过一波客人,送走之后,便坐在椅子上喝茶歇息。

    此时有学生前来禀报道:“先生,江西解缙,春雨先生前来拜访!”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