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我敛那么多财,一个子都不敢花-《三国:开局被活埋,灵帝扶我登基》


    第(2/3)页

    曹嵩点点头又摇摇头,眉头逐渐紧锁…却依旧一言不发!

    曹操声音恳切:「那您还要我辞职?」

    曹操的目光紧紧的盯着曹嵩:「父亲,您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曹嵩如梦初醒般地摇头掩饰:「怎么会?」

    曹操顶着曹嵩的一声叹息站起来,他大声道:「如果没有,我不可能辞官,济南还有好多事情要做!查缉私盐买卖、查办贪腐要案、追查积年凶案、惩治私铸、加高黄河大堤、疏浚大小清河水道、重新丈量田亩、帮百姓盖过冬屋舍、修建学校和养老院、清理道路……」

    曹嵩这一次没有打断曹操,曹操如相声「贯口」般的解说,他也没听得见。

    他知道曹操要什么,要做事的机会,要自我实现的平台。

    诚如柳羽说的,济南国…是他最好历练的地方。

    能治理好这边,那未来…便能协助天子治理好整个帝国。

    「唉…」

    曹嵩再度叹出口气…

    他知道曹操看重的不是官位,更不是钱财,但为民做事能让他快乐,做父亲的过去不太了解儿子到底需要什么,现在既然明白了,怎么能忍心抢走他最想要的东西。

    想到这里,曹嵩愈发沉默。

    曹操看着依旧傻坐着的曹嵩,显得心事重重。「父亲,我要去黄河大堤丈量堤坝,计算土方和工作量,今年秋天带领百姓修筑大坝。」

    曹嵩心不在焉地:「嗯,啊。」

    曹嵩从曹操忙得连睡觉时间都很少就能够体会到…儿子的那种把为百姓做事的责任和承担双肩挑起的精神。

    那种再苦再累也能乐在其中的心态…这些都让曹嵩明白曹操喜欢做官、「迷恋」做官、坚决要做官到底为了什么。

    而他曹嵩花费大半生,却至今才懂得。

    圣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若无道,天不容,地不载。曹嵩作为饱读圣人遗训的太学生,从他第一次伸手就应该想到有今天。

    曹嵩决心不再说服曹操辞职…

    任你是张让也好、赵忠也罢,放马过来吧!

    他已经「忍」了半辈子,也「等」了半辈子,该懂得什么叫承担?什么叫坚强?什么叫绝不退让?

    这些…都是他的儿子曹操教他的!

    「阿瞒…」

    「爹…」

    「如果有一天,你知道爹做错了事儿,看到了爹被皇帝惩罚,你莫要怪爹…」

    「爹怎么说这些?」俨然,曹操还不能理解…

    呵呵…曹嵩笑了,他最后拍了拍曹操的肩膀。

    「走了…明儿一早爹就走了!」

    …

    …

    说起来…

    曹操过去在曹嵩的眼里,是个有着这样那样不可更改的缺陷的人。

    可这么多天跟儿子曹操相处,曹嵩觉得自己相比儿子,早已失去了当官的本心。

    只是一具会贪财的活死人,根本不配当官,不配做圣人门徒,更不配太学独木桥边那八个石刻大字。

    呵呵…

    曹嵩笑了,他切实感受到了一点,人…会被周围的人所改变。

    阿瞒就是碰到了柳羽…才变成了如今这份正直?不是么?

    曹嵩不再担心他死后,曹操会不会过得很好…

    他们家会不会被张让满门抄斩?

    即使曹操的人生和仕途再短暂,再充满荆棘,至少他真诚地为百姓做过事,问心无愧地对待过他治下的百姓们。

    即使曹操将来死在做官为民的路上,曹嵩也毫无悔恨。

    何况如今还有皇帝罩着他,只要他曹嵩不妥协,宦官怎么能翻得过天去!

    翌日的清晨,曹嵩鼓起勇气,抬起头,昂起胸…

    他要去黄河边,要去跟张让的眼线,那个小黄门做最后一搏。

    年迈的曹嵩,一路踉踉跄跄向黄河岸边走去…

    他在内心向自己呐喊:「要真正活一回!为了保护真心为百姓做事的儿子,即使死了,也绝不遗憾!」

    无风,很静…

    除非黄河翻滚发出的巨浪声外,这里没有多余的声响…

    只是…

    谁能想到,这一刻的曹嵩,就像是一只即将挨宰的老公鸡,展翅扑腾,实现最后的疯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