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五四青年节,周承宇随乐团去北大演奏。 去一次去大学演奏,还是国内数一数二的高等学府,周承宇有点紧张。 秦嘉卉晚上有课不去了。 下午五点多到了北大,周承宇专门看望了师母,李老的老伴儿是北大历史系教授,周承宇带着些水果来到师母宿舍,师母刚下课。 “小周坐。” 师母倒了杯水。 “谢谢师母,师母回家吗?” 周承宇被墙上的照片吸引,师母和大大的合影,是前几年青年节的,听说今天大大来这里考察了。 “不回,明早八点有课。” 师母准备晚上去礼堂看周承宇演奏。 宿舍干净整洁,周承宇端着水平停在书柜前。 书柜上有各国的历史书籍,本国的最多,从夏商周开始到近代的都有,包括不同的版本,有一套的编著者周承宇看到个熟悉的名字,主编是师母,周承宇没有大惊小怪,师母是历史教授,在国内史学专家中也是有着大名的。 “喜欢历史吗?” 师母和煦的微笑道。 “最喜欢的科目就是历史。” 周承宇如实回答。 师母从书柜里拿了本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送你。” “谢谢师母,师母亲笔签名就更好了。” 周承宇也不客气,双手接过,带着一丝认真的微笑道。 “给你签。” 师母笑着去拿钢笔,她给很多学生送过书,很多学生让她签过名。 周承宇翻到扉页,师母一笔一画的写赠小周,然后日期和自己的明自。 “最喜欢我国哪段历史?” 师母盖上笔放回笔筒。 周承宇道:“诸子百家时期。” “那个时期的确很精彩,虽然是长达数百年的战乱割据时期,但也是我国文化发展最灿烂的时期,百家争鸣,最后儒和法成为主流,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成就长久的和平盛世,中学的历史课本是很片面的,你们学的秦灭亡估计还是劳民伤财和暴政吧?” “嗯,差不多。”周承宇点了点头,“历史由胜者书写的吧。” “就是这样,秦国几代人励精图治最终完成统一,虽然统一了板块,但文化统一需要漫长的时间,久经战乱要实现安居乐业也需要漫长的时间,这种时候有人煽风点火,用现在的话说带节奏,很容易再起战乱,而且秦统一不久,赵,楚,韩,魏等肯定有顽固分子,那时候人又迷信......秦短命是必然结果。” “扶苏继位会不会好点?” 周承宇很喜欢听师母讲历史。 “不一定,那种时候化解矛盾最快的办法是分封,但如果那么做秦国等于白统一了,要稳固统一大势最好的方式是消灭掉六国残余士族力量,刘邦建立汉朝后一开始也是通过分封暂时稳定国家,后来再除掉,这种卸磨杀驴虽然对功臣来说不厚道,但对普通人和统治来说是必要的,世袭分封的结果必然会重演周朝那样尾大不掉。” “一个王朝高度士族化的时候,就会陷入危机,隋朝的科举制极大程度缓解了这个问题,可以说科举制是秦统一六国后最具创举的事情,科举制极大程度损害了士族的利益,这也是隋朝短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 跟师母交谈了会儿,周承宇去礼堂,演出前还需要练习练习。 晚上主要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开场演奏《保卫黄河》 “今晚钢琴演奏会很累,大家用心点,只练保卫黄河和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团长黄莹对乐团所有人说道。 “小周加油。” “演奏完拉三三个乐章有没有铲十吨煤的感觉?” “十吨煤有多少?” 周承宇对十吨煤没有明确的认知。 “一卡车标准装大概能装七八十吨,十吨按七分之一算。” “我选择铲煤。” 练琴身心疲惫时候周承宇想宁愿搬砖,演奏拉三中间没有足够的休息,真的很考验人,体力、脑力、毅力三重考验,贫血演奏一定会晕倒。 “看来确实累。” “那肯定,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应该算最难的作品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