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2003年7月29日,傍晚。 由巴塞罗那飞往帝都的波音AF382航班,终于在17点15分时抵达帝都国际机场。 将近17个小时的行程加转机,所有人是又困又乏,吴瑾还外带个提心吊胆。 因为这波音飞机可不兴坐,未来出了好多次事故! “终于到了!” “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只想睡觉!” “我也是!” “……” 一帮家伙在那吐槽着,早已经按耐不住回宿舍的心。 领队同时也是游泳中心的副主任尚休堂,突然站起来,回转头道:“都打起点精神,忘了我登机前说什么了?” “站好最后一班岗!” 主教练赵歌也在那附和着。 一众人顿时回过神来。 因为这一次游泳队在世锦赛取得了“史无前例”的4金4铜历史最佳战绩,所以总局和游泳中心,都派了相关领导前来接机慰问。 这倒也是出国比赛“打了胜仗”的正规流程。 吴朋等人虽然有些小怨言,可仪容神态等等也是该整理就整理。 主要这接机他们也都是背景板,只有两个人是主角——罗雪鹃、吴瑾。 飞机上尚休堂已经跟吴瑾和罗雪鹃说了,待会儿领导还会来献花、讲话,这一套公式化模板,在眼下肯定是很多人都讨厌的。 说穿了因为不是自己,吴瑾就没这个感觉。 他居然被安排在了第二个下飞机,谦让了好几次都没用。 而第一个当然是这一次世锦赛大放异彩的罗雪鹃,身为本届世锦赛的女子mvp,三块金牌的实力不仅仅国内,整个亚洲都相当轰动。 全球体育界最负盛名的杂志《体育画报》,更是给她整了一版的封面来进行报道,还被赋予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罗氏旋风”! 她刮开了亚洲人没法拿游泳世界冠军的假象。 全世界其实都很崇拜体育运动员,而罗雪鹃代表了亚洲,也登上了日韩两国的头条。 当然吴瑾12岁打破亚洲纪录和历史,同样国内外也都在那争相报道。 尤其是国内,经过几天的发酵,12岁世界冠军的新闻已经传的铺天盖地。 比罗雪鹃得了三金还要来的有话题度。 毕竟罗雪鹃拿三金很多人都感觉没什么,上一届福冈已经横空出世;但吴瑾这第一次参加比赛,之前默默无闻,这突然登顶,还是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再加上12岁的这个年龄,“中国游泳界百年难得一遇的游泳天才”名号不胫而走。 各大媒体都冠以“天才少年”的标题。 徐婉琴和吴立胜的电话都两天都已经被打爆了。 关键还打不通吴瑾的手机,他一直在飞机上。 两个人只能无奈的接受各路记者的轮番采访,还有吴瑾的母校、吴立胜所在的学校、陈经纶体校等等,都有记者前往探听消息。 这些,吴瑾本人其实能猜到,可现在显然还不清楚。 他只是登机前看了下国内的新闻,好像很多门户网站都在报道,线下的报纸估计也不例外,肯定也是头版的节奏。 而此时,他身穿着国家队的战服,跟着罗雪鹃一起走出了机舱。 咔擦!咔擦! 无数的闪光灯和摄影机顿时对准了他们两个。 眼前,出现了只有前世电视里面才能看到的画面和阵仗。 耳熟能详的锣鼓声,列队,领导……等等一字排开。 这样的仪式感,吴瑾以前只会觉得是一种形式主义,甚至某些时候还嗤之以鼻,可现在……他感受到了一种国家对运动员的尊重和认可。 在无数少年男女敬仰的目光中,吴瑾跟罗雪鹃微笑招着手走下了飞机。 总局的相关领导,还有游泳中心的主任等人均面带笑容的站在那,看到运动员下来,司仪赶忙先送上来鲜花,而后就是例行的握手、勉励。 “欢迎回国!” “小伙子,辛苦啦!” 领导显然对吴瑾还是很看重的,站在那跟他合影,随后就去跟其他的运动员慰问握手。 主角归主角,配角也不会冷落。 他们虽然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但同样是出国征战。 吴瑾只要全程做好表情管理就行,这是徐国艺跟他交代的,啥话都不用说,听着就好。 就这样随着领导的讲话,半个多小时后,吴瑾等人才踏上了回天坛公寓的接送大巴。 旅途中居然还看到了几个不知道是不是粉丝还是游泳爱好者,他们前来接机;这年头虽然不流行粉丝饭圈啥的,可追星的人还是有的。 罗雪鹃肯定有很多的粉丝,吴瑾刚刚拿了50米自男子世界冠军,其实这几天的报道,也让很多人知道了他。 “小吴你这是一夜成名了啊!” “世锦赛冠军的含金量!” “12岁才是关键好吗?” “这新浪体育天天头条报道?都多少天了?还在上面!” “你爸妈老师同学都被采访了……” “……” 大巴车上好几个家伙都在拿着手机上网,wap移动梦网现在很是流行。 就是收费很坑爹,按照时间收费,一分钟1毛5。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