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攻略南洋-《苟出一个盛唐》
            
            
            
                
    第(2/3)页
    感兴趣的只有李晔。
    对大唐这个国家来说,现在的土地是够了,但对华夏这个文明来说,土地永远是多多益善。
    现在多走一步,后世就多一分世界主导权。
    再说南洋、中亚这些所谓的国家,一向都是各大文明争夺的对象,华夏不争,它们就会如同历史上一般,落入大食法的圈子,或者被西人殖民。
    不过,以现在的生产力,想有效管理南洋是不可能的。
    从辽北到广南,从吐蕃到东瀛,大唐基本征服了视线内的所有土地。
    能维持现在的版图都不容易了,需要极高的统治水平。
    其实大唐境内,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开发。
    综合眼下情况,李晔只能封地了。
    对大唐对华夏有功勋者,大唐绝不吝惜赏赐。
    李晔旋即册封王师范为诃陵郡王,爪哇之地归其所有。
    未来可依据唐人多寡许其建国。
    朝堂上没有任何反对声音,他们普遍对南洋不感兴趣,甚至对东瀛、昭明、昭宋的兴趣也不大。
    反倒是劝李晔偃兵息甲的奏表,这几年渐渐多起来。
    李晔一概置之不理。
    武力是大唐帝国的基石。
    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五代的匹夫安重荣的名言振聋发聩。
    晚唐之所以闹成这个局面,很大原因就是皇帝没有握住兵权。
    失去强大的武力,也许李晔这一代能安然渡过,但下一代呢?
    权力凭什么维系在老李家手中?
    地方上一定会出现挑战朝廷权威的势力。
    就连朝堂上,也会有人跃跃欲试。
    别看现在归化策顺风顺水,其实是因为有提着刀子的人在后面压着。
    人一旦吃饱饭,各种事儿就来了。
    外部看得见的敌人不可怕,内部看不见的敌人才可怕。
    无论李晔的起点多高,衰落是必然的。
    比起赵宋的冗兵百万,大唐的这三十万禁军还是养得起的。
    再说裁军出来的利益会落到谁手中?
    刚过了几年好日子,文人们就想爬到武人头上,掌控大唐帝国的一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