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老灵魂-《蓝鸮之恋》
第(2/3)页
"我是门愿法师。"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大波那铜棺中躺着的人正是你心爱的抚仙。"
敖丙瞪大了眼睛,心中犹如掀起了惊涛骇浪。“可为何我守护这铜棺数千年,都感受不到她的气息?伏羲还说她已跌落极深黄泉殒命。”敖丙急切地追问,声音中满是痛苦与疑惑。
门愿法师缓缓说道:“伏羲所言半真半假,是敖烈用障眼法欺骗了他。抚仙确实曾陷入危机,但她的一缕残魂随肉身被封印在大波那铜棺之中,以青晶的灵力滋养存续。只是这股残魂太过微弱,且被施加了特殊的禁制,所以你难以察觉。”
敖丙紧紧握着拳头,“那可有办法让她苏醒?”
门愿法师点了点头,“办法是有,你需要借助与青晶灵应的青绿玉簪,至黄泉路上的奈何桥找回抚仙的‘老灵魂’,即能解开大波那铜棺上的禁制,再以你的龙元滋养她的残魂,就能唤醒她。”
敖丙眼神坚定,“请问法师,如何寻得那青绿玉簪?无论多艰难,我定要救她。”
门愿法师微笑着说道:“‘青绿玉簪’近在眼前,就戴在帝贺的王妃戴惊鸿的头上。戴王妃目前人就在抚仙湖的孤山岛上,为你的抚仙筹建‘抚仙楼’呢。”
敖丙听闻,心中燃起希望,可随即又犯了难。他虽为龙族,却对人间的规矩不甚了解,贸然向素不相识的戴王妃借取玉簪,不知是否可行。
门愿法师仿若洞察敖丙心中所想,告知他戴王妃知晓他的存在。王妃曾目睹他与帝贺、吕洞宾共同斩杀抚仙湖水兽之景,理应会借他青绿玉簪。
然而,敖丙务必在镇龙鼎铸成之前,将抚仙的“老灵魂”引回,因为抚仙在大波那铜棺中的残魂大限将至,如未能及时寻回抚仙的“老灵魂”,则抚仙将魂飞魄散而不能轮回转世。
同时,因镇龙鼎铸就之后,按约定,青晶需由帝贺收回。青晶的归位关乎笛状陨石的寻觅,此乃手持禹羌琉璃法杖的帝贺之历史使命。
而笛状陨石又与指天剑的回归紧密相连,必须在大禹龙鼎的下一次修复期来临前寻得。
倘若被大禹龙鼎镇压的妖龙敖烈在大禹龙鼎的下一次修复期间,因为封印力量减弱而逃脱束缚,必将给海底龙族已上岸的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而指天剑是唯一可以斩杀妖龙敖烈的神兵。
敖丙不明“老灵魂”为何物,遂向门愿法师求教。
门愿法师言道,老灵魂者,乃未饮孟婆汤之灵魂也,尚忆前世之事,未过奈何桥,未至极深黄泉。
门愿法师又问敖丙,抚仙之面可有酒窝。
敖丙答曰,有也。生前,其最喜抚仙之酒窝,每饮吻之,抚仙辄羞涩无比。
门愿法师曰,此即矣。
抚仙深爱汝,过奈何桥时,不肯饮忘汝等爱情之孟婆汤,执意留存爱之记忆,故孟婆不许其过奈何桥轮回转世。
抚仙就这样成为了奈何桥前孤独的魂魄,数千年在那里游荡徘徊。由于她的脸颊上有一个深深的酒窝,是游魂的老前辈了,所以被奈何桥前游荡的魂灵们称为“老灵魂”。
原来,抚仙生前为了拯救万民,毅然决然地跳下了黄泉,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因为她的这一举动,积累了巨大的功德,所以她不必遭受无间阿鼻地狱的痛苦折磨。
孟婆看到抚仙如此有功德,便决定将她“囚禁”在禹墟的“天匦”之中保护起来,并用一朵万年红莲滋养她,等待她被释放的那一天。
抚仙的老灵魂
而这一天的到来,需要借助利用女娲补天神石制作而成的青绿玉簪。因为这根玉簪是当年伏羲送给女娲的定情信物,女娲曾用自己的元血滋养之,即将部分灵识封印于青绿玉簪之中,在上昆仑炼石留给抚仙作为今后相认的信物。
母女同心,只要近身方圆数里,女娲即能收到青绿玉簪的信息,而抚仙只要佩戴此青绿玉簪,玉簪就会发出光茫四身的灵光,便能引导其寻得母亲女娲。
而之后抚仙也用自己的元血滋养玉簪,久之,青绿玉簪便有了灵性,能认得元主的灵识,也就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够引导抚仙的老灵魂回到她原本的身体里,并唤醒之。
原来如此,但梦龙直男敖丙除了抚仙之外,没有与人类特别是女人打交道的经验,是故他还是不敢直接去找戴王妃借取青绿玉簪。
看到这种情况,门愿法师心中一动,立刻做出了一个决定——陪同敖丙一同前去拜访戴王妃,向她借取那支青绿玉簪。
敖丙听到门愿法师的提议后,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他对门愿法师的这个决定感到非常满意,因为有门愿法师的陪伴,他觉得这次借取玉簪的任务肯定会顺利完成,他知道帝贺和戴王妃都很尊敬门愿法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