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每次关键的团战,都发现了同样的问题。 那就是装备差距。 上单和双C落后几百块,看起来不算什么,随随便便打一分钟的钱就能追平。 正常来说,很难左右局势。 但是。 这几百块卡在大件合成之前,就麻烦了…… 要知道。 上单的血手板甲。 中单的金身法穿。 AD的无尽轻语。 每件装备成型之后,特效都能带来质的变化。 反之,就算只差最后一步升级的钱,几个零部件加起来的意义也要小的多。 “SKT拿出真东西了。”Doinb不意外:“以前好像只有和LPL队伍是这么打。” “以前大家不懂嘛。”雾天转了转手上的圆珠笔:“S4之后其实都看出来了,EDG去年MSI就是莽赢的,所以他们没必要继续藏着。” 有很多观众感到奇怪。 那就是为什么LCK面对LPL赛区的时候,打的非常轻松,胜率最高。 欧美其次。 港澳台最低。 对比各个赛区的实力,出现这样的结果,很不合理。 根源就在这里。 碰到港澳台冠军闪电狼FW的时候,LCK队伍打的相当随意,没有什么环环相扣的节奏,基本都是靠个人能力玩。 面对欧美,也没有做特别极限的设计。 和LPL队伍碰撞的时候,节奏卡的密不透风,根据装备成型速度来控制资源刷新时间。 所以才会出现LPL队伍的领先很虚,几乎没起到什么实际作用。 LCK队伍领先之后,堪称一面倒。 毕竟关键装备合成之前的几百块,和关键装备合成之后的几百块,价值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举个例子。 同样几厘米的长度。 前者相当于兄弟。 后者约等于头发。 不再藏着掖着,用这样的节奏去欺负TSM,效果近乎碾压。 TSM倒不是看不出来。 到了这个赛季,除了外卡之外,主流赛区的理解差距并没有很大,EDG去年就看透了的东西,TSM今年肯定也清楚。 问题是。 硬实力拼不过啊。 LCK赛区和LPL对比,只是上单和AD的个人能力相对差一点。 打野差不多。 中单、辅助的实力其实比LPL更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