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直是放弃中野的优先权,全心求稳,为团战服务。 保证上路领先。 最后,还有顶级AD选手UZI靠个人能力托底。 看起来简单。 想破解,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去上路打架…… 不太现实。 当一个选手达到足够层次的时候,就很难进行针对。 SKT队内,大魔王Faker就是最显著的例子,时不时就来个1v2双杀。 相对稍差一点的狂小狗UZI,也只有EDG里面最擅长杀熟的厂长才能玩明白二级抓下,其他队伍去GANK,往往没有特别好的结果。 看起来似乎有一点玄学。 原因其实很简单。 说穿了,一文不值。 ——是因为这个级别的选手,根本不需要投入多少精力就能达到对线天花板,有足够的余力用来观察情况,分析场上局势,以及引导、控制对手的行为。 不仅可以意识对手支援,防备对手支援。 更是能控制对手支援的节点。 用考试举个例子。 就是有些人考到一百分,是因为能力达到了一百分。 有些人考了一百分,是因为卷面上限只有一百分,还随时可以控制到九十九、九十八分。 别说没有同一个档次线上的选手。 就算有。 也很难解决这个问题。 毕竟狮子和老虎打架的时候,起码也要来只花豹才能尝试掺和,狼或者鬣狗这样的东西上去都未必禁得起一巴掌。 针对下路。 同样比较麻烦。 就算SKT辅助选手Wolf比小明经验丰富很多,也不足以让双人路打出足够大的优势。 Bang面对UZI,想要占据上风,起码需要三打一。 那么。 只能打中野…… 想到这里,KkOma甩甩头。 感觉一点都不好。 职业联赛,尤其是BO5长局里面,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只能’这个词。 既然没有选择。 那么双方都会知道。 想要建功,比正常的布置艰难了太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