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最后的亲人-《大国名片》


    第(1/3)页

    西江新城是龚州市依靠西江建设起来的一个开发区,原来都是龚州市郊,有大片的土地,但属于郊区。后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大量的互联网企业成立,给龚州市带来了大量的人口,无论是从城市的发展角度来看,还是公司或者个人的需要,老城区明显不能满足需要了,所以城市开始往外发展。有着大片土地的城郊成为了龚州市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中心。

    龚州市因为有着千年的文化历史,在城市规划的时候尽量考虑到保留历史的建筑,所以在原来老城区里,高楼大厦并不多见,较好地保留了历史建筑的原汁原味。可是西江新城就不一样了。它围绕着西江两岸,建起了一座又一座的高楼大厦,基本以写字楼和高档住宅为主,看起来时尚又密集。

    “这里就是我的老家?”看到西江新城,番茄汤有点瞠目结舌:“它跟我印象中的家乡完全不一样了,就算是现在的旧金山,它也有的一比啊!”

    “那是!”刘翼翔自豪地说:“不要老是以为美国有多好,咱们中国现在的发展,一点不比美国差!”

    刘翼翔带着番茄汤找到了西江新城管委会所在的派出所,肖子轩昨天已经帮联系好一名公安民警接待他们了。

    跟公安民警接上头之后,公安民警问番茄汤:“唐先生,你能把当时你家里的地址大致说一下吗?你告诉我之后我好方便查询。”

    “我记得,我家在西江的边上,以前离码头不远,是一幢三连间的房子,房子是红色的,上面有个尖塔,很好认。对了,尖塔上面还有一个钟。其他我就没什么印象了。”

    “鼓楼?!”刘翼翔和民警不约而同喊出声来。

    “怎么?你们叫它鼓楼?”番茄汤惊讶地问道。

    “对啊!”民警激动地说:“这是我们西江新城的标志性建筑啊,是民国时期留下来的古老建筑,现在还在呢!听说户主一生无儿无女,去世前把这幢房子托付给他妹妹一家管理。现在这幢楼是我们西江新城的标志性建筑,市政府要求,不得拆除,只是进行了加固。”

    “对对对!”番茄汤激动地说道:“我记得我有个姑姑,不过那时候我们一家在逃难,跟姑姑是分开的,基本上没有见过姑姑。现在我姑姑怎样?”

    刘翼翔白了番茄汤一眼说道:“你都80多岁了,你姑姑如果还在,不一百多了?”

    番茄汤说道:“一百多的老人又不是没有?不过我跟你们说,我小时候听我父亲说过,这姑姑年纪跟他差别很大,应该比我大几岁而已。民警同志,辛苦您查一下,我姑姑还在不在?”

    “可以的。”民警说罢打开电脑,逐个找,一会的功夫,民警找到了:“不好意思,您的姑姑已经去世了,不过她有一个女儿,现在六十多岁,是我们市里一个中学的老师,退休在家。”

    “太好了!”番茄汤说:“民警同志,麻烦你帮我联系一下她,我需要过去看看她。”

    “好的。”民警于是告诉了番茄汤一个地址:“这幢鼓楼现在是旅游景点,已经不合适居住了,您的姑姑住在另外一个小区。这是她的地址。”说罢把一张小纸条递过来,上面是民警查询到番茄汤姑姑家里的地址。

    谢过民警,刘翼翔和老人从派出所里走出来。

    “刘警官,我想先到鼓楼看一看,等会我们再去我姑姑家,可以吗?”现在的番茄汤,没有了之前看到的流里流气,反倒像是一个胆怯的小孩,在哀求着跟刘翼翔说话。

    “好啊,没问题,反正今天我休息,都陪着你。走!”

    两人驾车前往鼓楼。

    鼓楼就在西江新城的中心地带,在鼓楼的周围,几乎都是高达几百米的写字楼,只有鼓楼窝在中间,貌似一个凹下去的坑。但是鼓楼保持了原来的风貌,它周边临近的一带,建着大约百来间的两层或者三层小楼,形成了一个商业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