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升国旗唱国歌-《大国名片》
第(2/3)页
放学的时间在下午五点钟,孩子们吃好晚饭后,统一到门口集合,由班长清点人数后,跟支教民警报告,然后散队回家。
还有一件张小兵想做但是只能做一半的事情,那就是每个星期一早上,他都会举行升旗仪式。
刚开始他提出来的时候,主持一反常态地反对了。
寺庙的主持是个老和尚,他对张小兵说:“我这寺庙的大旗是祭祀观音大士的,你拿来升国旗不妥当。”
张小兵对他说:“主持大师,观音大士的初衷是什么?是庇护世人。我们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初衷是什么?也是解放劳苦大众。可以说,我们殊路同归。现在我们的祖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在这里举行升国旗仪式,让孩子们记住自己是中国人,我觉得并无不妥啊!”
老和尚说:“寺庙里面升国旗,这像话吗?我也是中国人,我也热爱自己的国家,但是国家对于宗教场所是有规定的,你不能违反了规定。”
张小兵说道:“主持大师,我们国家实行的是宗教自由政策,这个道理我懂。但是好像没有哪条明文规定说是在寺庙里不能升国旗吧?不仅升国旗,我觉得你们还得跟我们一起唱国歌,表现出你们的爱国情怀才对!我记得有个电影叫少林寺十八武僧的,里面讲的是唐朝的少林寺武僧为了国家利益集体出征的故事,你看,从历史来看,已经有你们的先辈爱国的典范了,到了现在的新中国,你们应该更加爱国才对,所以升国旗这事,主持大师你得支持我!”
老和尚想反驳,偏又找不到理由,只能听从了张小兵的建议。
其实张小兵这次表现得这么强硬,是有自己道理的。他觉得,从这段时间对寺庙的了解看,宗教在农村基层的影响太大了,已经到了非要治理不可的地步。
比如说,他听韦校长说过,村子组织选举,没什么人愿意过来投票,非得候选人用登记一次发五元这种方法,大家才愿意过来投票。选举这么神圣的事情没人愿意做,但是每到初一十五寺庙节日的时候,那来的人可就多了。附近村寨的老人,骑着自行车、三轮车,或者走路一步三叩头的,蜂拥而至寺庙,掏出平时积攒下来的钱,购买了香火供奉菩萨,寺庙的上空烟雾缭绕,孩子们在教室里被熏得眼睛都睁不开。
又比如说,这几个村都是全国有名的贫困村,绝大部分的老人靠着低保生活,但是一旦寺庙发出募捐的号召,这些个老人们倾家荡产的,都愿意把自己的积蓄捐赠出来。
这就是寺庙在农村里的号召力,对党的基层政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