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官路偶遇-《三国之铁骑南下》


    第(2/3)页

    汉献帝在手,韩成在政治上拥有了绝对的优势;但同时,韩成也切身体会到了曹操的不便之处。

    拥有汉献帝的好处是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无论打谁都可以借助汉献帝之名。

    但实际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建立在实力上的。

    实力强大,才能‘号令’诸侯,因为只有有了实力,你的‘号令’才是名正言顺。

    虽然有点操蛋,但现实就是如此。

    历史上,袁绍占领并,幽,冀,青四州之时,曹操虽有汉献帝在手,但为了安抚袁绍,也不得不把大将军之职让给了袁绍,原因不就是因为袁绍手中的势力太过于强大。

    虽然最后曹操一统北方,但凭借的不是汉献帝在手,而是因为在官渡一战中打败了袁绍。

    归根结底,一切都凭实力在说话。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对别人来说很困难,但对韩成来说并不困难的问题,那就是对汉献帝的处置。

    现在的天下,群雄并起,但民心依旧向汉,称帝者必然会被诸侯们群起而攻之。

    汉献帝在手,派人监视的话,谁能信任?不派人监视的话,谁能放心?

    但韩成并不怕这个问题,因为韩成的情报营校尉是李儒,敢杀汉朝皇帝的李儒。

    天下,谁都可以投靠汉献帝,唯独李儒不行。

    ......

    河内郡终究不是自己的地盘,韩成在温县休息了一日之后,只留下赵孚和耿武率领八千人马守卫温县,便带领汉献帝和大军继续北上了。

    然而此时,太行山到河内郡温县的官路上,一支百余人的车队正在匆匆南下。

    车队中的唯一一辆马车中,坐着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若河内郡的世家之人在此,定然能一眼认出,此少年正是温县司马家的司马懿。

    司马懿,字仲达,是京兆尹司马防的次子。

    年少的时候就聪颖明理,心中怀有远大的谋略,并且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当时的南阳郡太守杨俊以知人善任而著称,因司马防和杨俊关系不错,杨俊便经常来到司马防的家中做客。

    故而对司马防引以为傲的八个儿子: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十分了解。

    当杨俊第一次见到司马懿之时,便夸口称赞他绝非寻常之子。

    司马懿此人的性格极其善长隐忍,并没有因为杨俊对自己的评价而沾沾自喜,反而四处虚心求学。

    当得知名士胡昭在陆浑山隐居之时,司马懿便慕名而来。

    胡昭和司马懿相处几日之后,觉得司马懿以后必将会有很大的作为,在加上司马懿聪慧通达,胡昭就把司马懿当成了自己的关门弟子,将自己的毕生所学都传授给了司马懿。

    此时,正是司马懿学成后,从陆浑山返回温县的司马家之时。

    一个南下,一个北上。

    好像天公作美一样,两人的队伍在河内郡山阳县南三十里处相遇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