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谈判使者-《三国之铁骑南下》
            
            
            
                
    第(3/3)页
    陈琳和郭图瞬间明白了袁绍的意思。
    壶关,对于现在的袁绍来说,只不过是鸡肋一样的东西。
    食之无味,丢之可惜。不如换点有用的东西。
    并不是壶关不好,而是因为常山郡在韩成手中。
    若在壶关屯下重兵,粮道是个问题;若屯兵太少,又构不成威胁。
    然而对于韩成来说,壶关的重要性不日而语。
    壶关,不仅仅是并州上党郡的门户,而且是冀州和并州的联系。
    壶关在手,则可空出三万兵马。
    于是乎,陈琳和郭图回了一声诺之后,便退了下去。
    赵云的手下皆是骑兵,不善守城。
    故而在连下三城威慑了邺城一番之后,便打道回府了。
    韩成见到凯旋而归的赵云和被俘的袁尚之后,便知道自己的营救计划成功了。
    袁绍定会派人前来谈判。
    便安排好常山郡的防御部署之后,带领人马回到了太原县,坐等袁绍的谈判使者。
    主公之子在敌方手中,陈琳和郭图知道事情的重要性,接到命令之后,便马不停蹄的赶往太原县。
    因为是使者,况且韩成早就在必经之处上打过了招呼,故而陈琳和郭图的一路上畅通无阻。
    只是这两个养尊处优的文士,被这一路的颠簸折腾的不轻。
    但使命所在,唯有忍着。
    陈琳和郭图到达太原县的当天夜晚,韩成便宴请他们两人。
    倒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重要,只是韩成单纯的想见见他们。
    毕竟这两个人在后世都是名人,一个将曹操的头疼病给骂好了,另一个是专门坑主公的专家。
    席间,韩成对陈琳十分亲近,但对郭图却十分疏远。
    因为陈琳的文采,韩成颇为欣赏,对于这当世的一等一的文学家,韩成也是一番虚心好学的模样。
    而郭图,无论是战略眼光还是智谋,和韩成手下的众谋士李儒,沮授,司马懿,徐庶等人相比,皆不堪一击。
    最主要的是郭图的心胸,让韩成不敢尝试。
    第二日,双方的谈判正式开始了。
    陈琳和郭图坐在一侧,另一侧则是赵温和司马懿。
    韩成在昨日宴席之后,便暗令赵温为谈判正使,司马懿为谈判副使,来应对陈琳和郭图。
    赵温的官场经验和司马懿的巧言舌辩,正好能对陈琳和郭图产生一定的压制。
    还在找"三国之铁骑南下"免费?
    百度直接搜索: "易" 很简单!
    (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