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大战在即-《三国之铁骑南下》
            
            
            
                
    第(1/3)页
    这次的大战,归根结底的原因是由韩成向幽州代郡增兵所引起来的。
    毫不客气的说,韩成是攻击方,袁绍是防守方。
    虽然韩成是攻击方,但是韩成的兵马没有袁绍的兵马多,这是不争的事实。
    袁绍,傲气凌人,即使是防守方,又怎么可能选择乖乖的在家防守呢?
    在家防守的话,一是不符合袁绍这‘当今天下第一诸侯’的身份。
    二是袁绍占据的幽州的地盘太多了,而且无桑干县这样的必经之路,若每个县城都进行防守的话,即使袁绍的人马数量众多,也做不到面面俱到。
    这样就会被韩成寻到可趁之机,集中精锐兵力,然后各个击破的。
    故而袁绍的众谋士,其中包括田丰都一致的认为:“与其这样被动的防守,不如主动出击。直接率领十六万大军,从四个方向将桑干县包围并进攻。”
    你韩成不是有骑兵吗?我跟你打攻城战。看你的骑兵怎么发挥?
    袁绍大军从四个方向包围桑干县,每个方向都是由三万步兵和一万骑兵组成的。
    步兵的主要任务是攻城。
    若有两万步兵攻城,则至少会有一万军队防守。
    桑干县四个方向,韩成就需要用四万军队来防守。
    而骑兵的任务是准备着。
    当韩成的骑兵一旦出城,那么这一万骑兵当即迎上,缠住他们。
    并通知另外三个方向的军队,形成合围之势,在城外歼灭韩成的骑兵。”
    此计策看似简单,但是针对性极强,因为探马打探到韩成此次并没有带领很多步兵而来,大部分都是骑兵,正是针对韩成步兵不足而故意设定的。
    以我的优点,攻打你的弱点,兵法中的上策之道。
    在袁绍的一声令下,大军便开动了。
    负责攻打北面城墙的是大将颜良;负责攻打南面城墙的是大将文丑;负责攻打东面城墙的是大将高览;负责攻打西面城墙的是大将鞠义。
    四员勇将每个人都带着十几名副将。因为韩成手下的赵云和黄忠太过于勇猛了,若论单打独斗的话,袁绍军中没有人会是其两人的对手。
    ......
    袁绍的大军刚一出动,韩成的情报营便将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回了桑干县城。
    韩成便赶紧下令将六万多的大军全部都调进桑干县。
    既然要决战,那么就要有决战的样子。
    将全部的兵力放在一起,才是决战的样子。
    调军令下达之后,韩成便将众将及众多的谋士聚在一起,研究对策。
    将军府的从事中郎耿武率先发言道:“袁绍此番来势汹汹,主公可下令,让一大将率领两万骑兵驻扎在城外,和我们城内的大军遥遥相望,守望相助。
    若袁绍军攻打城池,这两万骑兵就从后面给他来一下子;若袁绍军攻打这两万骑兵,我们城内的军队就给他一下子。
    这样,袁绍军便无法顺利的攻城了。
    袁绍军人马众多,粮食消耗甚多,时间一长,他必然会忍不住退军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