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难道,这只是一个巧合吗?-《三国之铁骑南下》


    第(2/3)页

    大将镇守一方,而手下的士兵几年就换了一批,这批士兵刚刚熟悉,就换成了另一批。

    试问一下,大将在这种情况之下,怎么能培养起自己的亲信呢?

    大将没有亲信,自然就没了造反的威胁。

    只能老老实实的为主公驻守一方。

    二是为了提高士兵的整体战斗力。

    有的地方常年征战,比如说此时的曹操军中的青州驻军;而有的地方,则处于和平状态,比如说此时的曹操军中的兖州驻军。

    兖州驻军好几年不打仗了,战斗力自然会下降许多,为了不让兖州驻军下降,将兖州驻军调到青州锻炼一下,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

    郭图来的时候,情报营刚刚的到信息:曹操军中的司州驻军需要和徐州驻军更换一下。

    此时的司州和徐州,都属于曹操势力的外围防线,故而不能一次性将大军全部调离,只能先调离二分之一,然后等另一个州的驻军的二分之一来了之后,培训几天,在调离剩下的二分之一。

    徐州驻军的到来以及到来之后的四处打探,熟悉环境,不正是郭图对马腾述说的样子—曹操的大军来了!

    当韩成从情报营的手中得到了凉州众首领的做法之后,心中是欣喜若狂。

    对着站在一旁的李儒说道:“文优啊,郭大‘忽悠’出马,果然是一个顶俩啊!”

    有些消息,情报营传递的比较清楚,但身为情报营的最高长官,完全没有必要事事都传递给韩成。

    于是乎,李儒对着韩成迎合道:“嗯嗯,确实顶俩!一个不够。”

    意味深长啊!

    ......

    兖州许昌县州牧府的议事大厅,还是这个熟悉的地方,但熟悉的身影少了几个。

    其中一个,便是曹操最心爱的谋士—郭嘉。

    根据华佗的嘱托,郭嘉需要在家休养三年,方能再次从军。

    为了郭嘉的身体,曹操只能忍痛割爱的允许了。

    刚开始之时,没了郭嘉的陪伴,曹操还多少有点不适应,随意间问出:‘奉孝,你的意思呢?’这样的话语。

    但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真的离不开谁!即使他真的走了,也就那个样了!

    第二个,便是刘晔。

    这几日,在豫州内出现了一支拥有十万余人的,自命为‘紫玉皇帝’的乱贼,曹操便令手下谋士刘晔和大将曹仁,率领两万人马前去剿匪了。

    故而,偌大的议事大厅之中,只有曹操及其手下的谋士四人。

    曹操率先出言道:“诸位,根据近日的‘军报’可知,奋武军调动频繁,看来韩成是铁了心的要拿下青州之地了啊!你们有什么良策吗?尽管说出来吧!”

    曹操的话音刚落,一中年男子立即出言道:“明公!韩成此时的出兵,正是龙入浅滩的‘一鼓作气’之势,暂时的我们最好避其锋芒,不要阻挡!

    毕竟再而衰,三而竭,等他过了这阵,自然就不是我们的对手了。

    然而,此时我们不好出面,不代表别人也不好出面!

    我觉得我们有两路‘援军’,可以稍微动用一下!虽然不能打败韩成,但还是能拖些日子的。”

    曹操定眼一瞧,说话之人正是荀攸,荀公达!

    这些日子,郭嘉病了,曹操手中无人可用。

    正好荀攸提出了不少不错的计策,隐隐约约间,竟然有暂时顶替郭嘉位置的意思。

    让曹操的心中对荀攸是越发的喜欢。

    曹操心平气和地对着荀攸问道:“我怎么不知道我们还有‘援军’?你说的两路‘援军’,是哪两路啊?”

    荀攸听到曹操的问话,郑重其事地回道:“一路是北方草原上的柯比能,另一路则是青州东侧海岛之上的管承。”

    曹操双眼一眯,勃然大怒道:“柯比能,好歹也是一方之主,和他合作,我觉得还是可以的!但管承,不过一区区水贼而已,他也配成为我的‘援军’?”

    荀攸听后,只能在心中暗道:“看来明公对和管承合作之事不满意啊!早知道这样,自己就不说了!计策不好事小,但惹曹操生气了,就是大事啊!”

    故而荀攸只能硬着头皮,对着曹操说道:“明公,我亲自去往幽州一趟,劝柯比能出兵,你看这样如何?”

    曹操对着荀攸,略微失望的叹了一口气。

    心中暗道:“哎,还是不如奉孝啊!不懂我的心思。”

    语气温和了许多,对着荀攸说道:“公达!幽州之地,你也不是很熟悉,让许攸去吧!他的能力,我还是知道的!劝柯比能出兵,没问题的!”

    虽然语气温和了许多,但曹操脸上的失望之色还在。

    众人见状,皆心知肚明。

    一个个的选择沉默不语,不敢多说一句。

    曹操见此情景,心中的怒意更盛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