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取徐州的三步计划-《三国之铁骑南下》


    第(1/3)页

    李儒的智力加上司马懿的智力,再加上韩成的智力,三者合在一起的话,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上一颤。

    但这话,说的确实有点不要脸。

    因为让世界颤动的话,光凭着李儒的智力和司马懿的智力就够了,至于韩成的那点智力,可有可无。

    就像几年前流行的那个段子一样:“我,马腾讯,马淘宝,王万达,李嘉长江,我们五个人的财富,将会撼动整个亚洲。”

    人家四个,是真的有钱;至于那个‘我’,则不一样,因为他是真的不要脸。

    ......

    韩成和李儒、司马懿两人商量的攻取徐州的计划,主要的核心精髓便在于‘四个字’—出其不意。

    趁曹操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冀州之战上时,速出奇兵,快速地攻入徐州。

    等到身在冀州的曹操收到消息,反应过来之时,徐州早已经易主了。

    这个计划,准确的说,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由韩成亲自率领十万大军,逼近邺城。

    在路途之上,韩成要尽可能的嚣张跋扈,缓兵慢行,并同时让魏延和沮授率领三万骑兵大军,隐藏在周围。

    若曹操军按耐不住了,正好将曹操军最后的这点骑兵一网打尽;若曹操军能按耐的住,那就拖着,以方便徐州的大军行事。

    一举两得!

    第二步,则是与第一步同时进行的,让张辽率兵从青州的北海郡杀出,一路南下,直达下邳郡。

    青州北海郡的南侧,便是徐州的琅琊郡了。从琅琊郡到下邳郡的这一路,地势平坦,正适合大军前行。

    但是,想要快速地占领徐州,则需要快速解决两支军队。

    第一支,便是徐州的守军。

    徐州的守军,大约一共有四万人马,其中,三万人马驻扎在琅琊郡,主将乃是此时的徐州刺史吕虔。

    徐州刺史,这个官职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实际上,和徐州牧相差很多。

    因为徐州牧,正是曹操本人,为一州之长,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

    而徐州刺史,则是曹操手下的一名军官,有一定的军权,负责徐州的安全。

    吕虔,字子恪,青州任城郡人士。

    在曹操担任兖州牧之时,听说吕虔有勇有谋,便任命他为自己的从事,让他带领自己的部曲镇守湖陆城。

    这时,曹操手下的襄贲校尉杜松的部将炅母等人犯上作乱,于是乎,曹操便命吕虔接替了杜松的职位。

    吕虔到任之后,招诱炅母和他的党羽数十人,并赐他们酒饭,暗中安排壮士埋伏在席间的两侧。

    当炅母等人都喝醉了之后,吕虔便命令两侧的伏兵把他们全部杀死。

    贼首一死,这次叛乱便轻而易举的被扫平了。

    曹操听到之后,十分高兴,夸奖吕虔有智谋。

    因此,曹操又任命吕虔为兖州泰山郡太守。

    兖州的泰山郡地区,山脉众多。而此时世道混乱,百姓大多躲藏起来或者是四处流窜,更有袁绍所任命的中郎将郭祖、公孙犊等数十人占山为寇,致使百姓深受其害。

    吕虔率领自己的部曲到达泰山郡赴任之后,施行恩惠,并讲求信用。

    不久之后,郭祖等人都出来投降了,躲藏在山里的百姓也都返回了自己的家乡定居,并从事田间生产工作。

    不到一年的时间,泰山郡便恢复了安定。

    吕虔又挑选出强壮的人补充到军队里,让泰山郡从此有了精兵,在兖州各州郡中名列第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