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秘符(一)-《名门闺煞》
            
            
            
                
    第(2/3)页
    “嗯。”太后像对待儿时的他一样,朝他招了招手,说道:“皇上过来哀家身边坐下。”
    皇帝缓步过去,笑容温和,说道:“母后方才在宴上也未用什么东西,儿臣特地命人熬了莲子粥带过来。”
    李忠翰闻言立即上前将手中的食盒交给女官锦玉。锦玉盛出一碗送到太后手边,太后接过尝了一小口便放下,说道:“哀家让人将崔氏带到内殿去查看。”
    皇帝有些诧异:“查看?”
    太后挥退众人,说道:“哀家在先皇身边日久,自然知道一些旁人不知的秘辛。这崔氏手中似乎有清河崔氏想要的东西。”
    “清河崔氏想要的东西?”皇帝更加惊讶。
    太后眼望虚无,声音平静,好似回到了多年之前独自陪伴先皇的日子,那时苏冉还没有进宫,皇上对她虽然并不热切,但也十分亲近,许多事情都愿意与她交谈。“那件东西,应该十分重要,甚至能影响道崔家的格局,所以清河崔氏才对博陵一脉紧追不舍,先皇趁此机会将博陵崔氏除去,也是为了让清河崔氏没有理由再深入大安。”
    “能够影响崔氏一族的东西,一定是跟家主的信任有关。”
    “哀家也是这般猜测。”宋太后的精明远超一般女子,她一听说崔氏还活着,就立即断定拿东西肯定在崔氏手中。不然,一个没了夫君跟孩子的女人,为何这般倔强的苟活于世。若只是为了偷生,也不会甘愿被禁锢在三尺院内,早就闹起风波来了。
    “那么燕相多年来囚禁崔氏,也是为了那件东西?也或者,是清河崔氏的人命他在崔氏身上问出那件东西的下落。”皇帝眯长了双眼,说道:“崔氏已经病入膏肓,没多少时间可活了,她若是死了,那件东西的下落也会随之成为永远的秘密。”
    “但她却在死之前见到了自己的儿子。”宋太后意味深长,说道:“作为一个母亲,她所能寄托希望的人,当然是自己的孩子,既然燕鸿已经与他相认,她说不定已经将事情告知给洪晏,并将那件东西给了他。”
    皇帝听宋太后说起‘母亲的寄望’,不由深深看了她一眼,这种猜论定然不适合她们母子。他在心中自嘲,嘴上说道:“那母后检查崔氏的意思是?”
    宋太后看了他一眼,说道:“博陵崔氏一族,上上下下,无一活口。唯有崔氏与她的陪嫁活了下来。但燕世成当年假说崔氏已死,将她身边的陪嫁都陆续处理掉了,只剩下一个嬷嬷和一个姓胡的下人。崔家出事前,崔氏的兄长曾去过燕家一趟,随后崔氏便命那个姓胡的人带走了燕鸿,不知所踪。但哀家想,当时燕鸿还小,又不知道前因后果,崔氏不会将这种要命的东西带在自己的儿子身上。”
    皇帝若有所思,道:“所以,那东西无非只有一个去处,就是在崔氏手里。”
    太后道:“崔氏一早就被燕世成控制住,身边又只有一个嬷嬷可信,那么重要的东西,若放在别处,一定早就被燕世成找到了。所以,哀家觉得,崔氏一定是想办法将那东西藏在了自己身上。”
    皇帝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偷看杂书,曾读过到一些奇人异事。说江湖上有许多办法用来藏东西。比如将什么小块信物暂时吞到肚子里,或是将传递消息的牛皮卷缝在自己的皮肉之中。难道崔氏居然效用此法?
    他正要说话,内殿里有内侍慌慌张张的走出来,跪倒二人面前,语不成调。太后皱眉道:“慌什么,到底怎么了?”
    那小内侍一副就要掉脑袋的惊恐,说道:“启禀太后娘娘,崔氏……崔氏她实在病弱不堪,挣扎间居然就没气了……”
    太后眉头一皱:“死了?可在她身上寻出什么没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