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荐关平-《扶蜀》
            
            
            
                
    第(1/3)页
    一席怒吼般的吼声陡然急剧涌出!
    陡然之间,四周诸臣都仿若感到了丝丝寒意。
    一向平和的汉中王再次怒气冲冲了。
    “联合羌胡?”
    “抗击曹贼?”
    陡然间,刘备瞬息起身,面露冷笑,冷冷直视着秦宓数眼,冷喝着:“孤于西川之地称王为了什么?”
    “我大汉岂可将万千百姓作为牺牲品,自损仁义,勾结胡贼?”
    “如若真的如此行事,那孤兴复大汉还有何意义,那大汉与曹贼这肮脏之徒又有何区别?”
    一席席厉喝,刘备气愤难平!
    他这一刻是真的是很愤怒。
    秦宓之策已经是超出了他的底线。
    兴复汉室。
    这可是一面大旗!
    汉中王刘备为何能成事?
    靠的就是汉室帝胄这道身份,以及这数十载来的连年奔走,用自身之仁德传遍华夏各地,这才有了如今的大业。
    可凡事皆有利有弊!
    扶汉虽让刘备师出有名,可亦让他有着诸多限制。
    这是不用多说的!
    首先第一点便是,既然都扶汉了,那又岂能在继续前去勾结胡人?
    须知,大汉为何能威震天下?
    不就是汉武帝、汉宣帝等雄才大略的主君北击匈奴,扫平四海蛮夷,让诸胡臣服于大汉天威之下的缘故。
    大汉四百年余威,这可不是说说的!
    接连羌胡,这岂不是让刘备打自己的脸?
    试想想,如若此次真的接连羌贼了,那数十载来所经营的仁义之名,恐怕也就彻底废掉。
    那日后,刘备也将与曹操、孙权将再无任何区别!
    而目前的形式是蜀汉占人和。
    东吴依托地利,曹贼雄踞北方大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天时。
    可要是勾结诸胡,那刘备与曹操、孙权之流又有何区别,又有何人和可言?
    一席席话语,汉中王刘备缓缓落罢,此时间国字脸的刘巴也不由一脸严肃,拱手斥着:“子敕,你怎么如此冲动,竟想出此策?”
    “大汉可没有勾结羌贼之传统。”
    话音刚落。
    秦宓低头不语,头颈上汗珠涌现,仿佛身间好似有怒气难平的心思还在沉吟着。
    一滴滴的汗珠仿若大汗淋漓在他的头上,却是令他心如惶惶,不敢动弹,仿佛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他是真的没想到。
    短短一席话,怎么可能就触犯了刘备逆鳞呢?
    实际上,这还是来源于秦宓的不了解。
    不是那么重视!
    政治意义对于新兴汉室的重要性。
    勾结羌胡以后,日后的刘备又将有何自处,又有何颜面在称为汉中王高举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王旗出秦岭?
    关中百姓又有谁会继续单食壶浆迎接王师?
    这一点才是汉中王刘备最值得重视的?
    人和才是他的立国之本!
    要是这点都丧失了,那跟占据北方诸州的曹魏相比,可就真的毫无丝毫优势了。
    “汉王,汉王……”
    “臣绝不是此意,还望汉王能明察秋毫!”
    一言一行,约莫片刻功夫相过,望着刘备那冷冷直视、又仿佛慑人心魄的眼神,却是不由令秦宓后背都湿透了,战战巍巍的说着。
    “好!”
    “那你说你究竟是何意?”
    听闻,汉中王刘备便不由忽然冷笑着,眯眼说道。
    “勾结羌人,对抗曹贼,然后将汉中各郡的百姓视若无物,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凶狠、残暴的羌贼所欺凌、揉腻?”
    “难道我大汉就如此不堪?”
    “如果大汉视华夏子民为蝼蚁,那大汉天威何在,威势何在?”
    “大汉又岂能定国四百载,孤兴复的大汉又有何意义?”
    一席席话音,此时间一言一语侧响殿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