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我叫武安君,是个笨蛋-《机缘聊天群》
            
            
            
                
    第(1/3)页
    玉京山脚下有一个村落,名为元武村。
    村名的由来已经不可考,但元武村整个村子的村民都姓武。
    按照老村长的说法,这个‘元武村’的‘武’字,就是来自他们的姓氏。
    至于那个‘元’字的由来,就不得而知了。
    许是曾经的元武村有两个姓氏,一个姓‘元’、一个姓‘武’。
    也可能元武村从始至终都只有武氏这一个姓氏,那个‘元’字另有其意。
    这种事情,其村中人自己都说不明白,外人更不可能知道缘由。
    初时可能会好奇一下,甚至偶尔也有人好奇者去考究‘元武村’的由来。
    只是后来....就都不了了之了。
    元武村依山傍水,背靠玉京山这么一座大山,村子中,一条小河穿村而过,刚好将元武村从中间一分为二。
    但一条小河的分割,并没有将元武村村民的心分割。
    河东与河西守望相助,友爱团结。
    东边生了小孩,西边也定会及时送上贺礼。
    西边谁家老人出了事,东边也会纷纷前来关切。
    就连村长,都是河东河西两边轮流做的,这届村长出自河西,那么下一届村长自然就只有河东的人会参加选举,河西之人绝不会让自己出现在备选名单之中。
    甚至为了不至因为谁多干了几年,谁少干了几年而闹出矛盾。
    两边还约好了每一届村长都干三十年。
    也因此,在元武村中还流行着一句话,“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当听到苏采薇对元武村的讲述之后,周易是有特意问过的。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之后.....没有‘莫欺少年穷’。
    对此,周易还忍不住遗憾了那么一瞬。
    总觉得没有‘少年穷’的‘河西’‘河东’,是没有灵魂的。
    不过....也正是因此,却更加证明了河西、河东两边村民之间的和睦。
    团结友爱的元武村,传承不知几百几千年。
    漫长岁月的安稳发展,使得村子异常的繁荣。
    虽然名字里面带一个‘村’,但从规模来看,比之小型的城镇也丝毫不差。
    走进村子,沿着一条长街而行。
    街上叫卖声不绝于耳,两边店铺之中也多有行人往来。
    这些人中,自然不只是元武村的村民。
    实际上,作为一个传承千百年的古老村镇,元武村也算得上远近闻名。
    南来北往路经此地的,多会选择元武村来落脚,也间接带动了元武村的繁荣。
    武安君,正是这元武村的一员。
    走过半条长街,有一个十字路口。
    自十字路口处左拐,行大约七百米,有一座雕龙画凤的石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