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郑玄岳率先道:“回陛下,内阁首辅之位当然是由徐大将军担任了。” “一者大将军本就是第一任内阁首辅,如今重任首辅之位,实在是顺理成章。” “二来徐大将军立下大功,朝廷如今还未赏赐,内阁收服之位非徐大将军莫属。” “臣附议!” “臣附议!” 王安世等人,纷纷开口。 见此情况,郑毅也是望向了徐牧军。 原本按照他的想法来,内阁首辅之位是给王安世留着的。 可惜王安世不管是年纪、资历等等,都比不上徐牧军。 原本是想着让卢向清多干几年,让王安世再历练历练。 没想到……卢向清率先致仕了。 看样子,如今只能是由徐牧军顶上了。 徐牧军侧身道:“回陛下,内阁首辅之位,还请陛下另选他人。” “哦?为何?” 郑毅有些惊讶,这可是内阁首辅之位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徐牧军就这么简单放弃了? 徐牧军道:“回陛下,臣只擅军事,对政事并不通晓。” “如今南方叛逆平定,北部武国亦息兵罢战,自是马放南山、施行仁义之时。” “臣再担任内阁首辅之位的话,并不合适。” “马放南山?施行仁义?” 郑毅喃喃一句,却不置可否。 国家之间,怎会有长久的和平? 马放南山一事,还长久的很呢! 不过徐牧军不想担任内阁首辅的话,自己也不能逼他。 除非…… 郑毅眼神微微一闪,很快想到了什么,对着徐牧军道:“徐卿,数年前朕曾经设立军校一部,可惜后期因叛乱一事就此搁置,名存实亡。” “爱卿乃是军校校长,自该负起组建军校之责。” 徐牧军奇怪道:“陛下意思是……” “如今阅兵在即,待阅兵完成之后,爱卿可从此次阅兵将士中挑选合适人选,为军校教习以及学生,入校学习,为我大虞培养军事人才,如何?” “马放南山?施行仁义?我大虞立国三百余年,岂有罢兵之意?” “在朕看来,我大虞军事应每年都要保持在一定程度之上,不只是禁军、边军,以应对所有一切都有可能发生的意外。” 郑毅道:“朕意图让军校成为和国子监媲美的人才培育基地,徐卿可办得到?” 徐牧军当即道:“臣,遵旨!” 郑毅长舒一口气道:“既然徐卿不愿为内阁首辅,那么内阁首辅之位……” 在场几人,耳朵全都下意识立了起来。 尤其是郑玄岳、郑宗兵、李长峰三人。 郑毅迟疑了几秒钟,当即道:“郑玄岳,郑爱卿为内阁首辅!” 如今内阁中,几人背后都有着各自的利益团体。 徐牧军代表军方,李长峰为兵部尚书,也可视为一党。 郑宗兵为宗人令,代表皇族和功勋一党。 郑玄岳,为清流,背后人数最多。 王安世,算是出身清流,但如今却是帝党成员。 原本的卢向清,代表的是世家利益。 如今世家大部分被灭,但其背后的实力和人才,亦不能小觑。 可惜如今卢向清重病致仕,世家一党在朝廷中势力大降。 虽说他早已踏入修真之境,对于这些俗事无须多家管理。 但大虞毕竟是他的基本盘,不能乱。 所以,只能维系平衡。 待帝党完全成长起来之后,他才可安枕无忧。 郑玄岳心脏猛地一跳,连忙跪地磕头道:“臣领旨谢恩,必为陛下孝犬马之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有爱卿这句话,朕就放心了。” 郑毅继续道:“既然徐卿不喜政事,但是内阁也得需要徐卿坐镇,既然如此的话……继续增设内阁辅臣之位吧。” 几人神情一动:“请陛下示下。” “蔡大世、袁其昌劳苦功高、可堪大任,升任内阁辅臣。” 蔡大世、袁其昌二人连忙跪地磕头道:“臣跪谢陛下天恩!” 尤其是蔡大世,更是激动的热泪盈眶。 他出身小国卫国,一直被人看不起。 如今却是在郑毅的提拔之下成为内阁辅臣,堪称异国在大虞之位最高之人,不由得他不激动。 “还有……” “陛下!” 蔡大世突然激动道:“臣有要事禀告!” “哦?何事?” “臣接到家里书信,卫国卫王崩逝,其三子凭借家族势力迫害卫王世子,如今卫王世子在忠勇之士协助下潜逃回大虞,还请陛下搬兵救助卫王世子!” “哦?卫王崩逝了?什么时候的事?” “两个月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