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 精武会-《带着系统闯南洋》


    第(1/3)页

    看着奔跑的孩子。

    乌塔米院长解释道:“晚饭时间到了,因为没有午饭吃,所以孩子们都很饿。”

    四人继续向前,来到一排茅草屋前。

    高矮不一、灰头灰脸、衣杉破烂的孩子们各自拿着自己的碗筷正在排队打粥。

    仔细看,孩子们分发到的米粥很薄。

    古代施粥讲究立筷不倒,孤儿院则做不到。

    不过,张新能理解他们‘扣’。

    按每人每天半斤米计算,收容所总共1100人。

    一天使用大米500斤,也就是13.5盾。

    一个月就是405盾。

    其中婴儿需要牛奶或羊奶,加上其它基本生存开销,每月大约500盾的样子。”

    500盾不是小数字,‘扣’一点不难理解。

    否则日子没法过。

    郑章微笑问。“张新,你好像对孤儿院很感兴趣?”

    “嗯,有些好奇,这是我第一次参观孤儿院。”

    前世和今生。

    两辈子的第一次,很珍贵的...

    半小时后,两辆汽车一前一后、伴着夕阳离开郊区孤儿院。

    尼亚忽然道:“张新,你不对劲。”

    “什么?”

    张新正在开车,回头看了眼后排的尼亚.戈麦斯。

    “你在想坏事情的时候,眼睛转的比平常要快一些。”

    心累,懒得得会疯女人。

    “你是不是觉的郑章很漂亮,所以想打她注意?”

    “神经病!”

    气骂一句,张新脚下加大油门。

    话说,汽车真是好东西...

    如果没有记错,1936年三凌公司将会推出首部量产型柴油动力货车。

    之所在记得,这里有个趣味故事。

    前世当乐子看的。

    三凌1870年诞生,创始人靠卖水桶发家。

    到了1935年已经是家大公司。

    和一般日式公司一样,公司内部竟升讲究排资论辈。

    其中有一个叫山崎新兵卫的小工程师。

    毕业就进入三凌汽车研发部工作,1935年时他是26岁,已经工作5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