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楼上收了多少钱,现场领还是打到卡里,求告知。” “还是买合资车吧,惜命要紧。这车我看了一下配置,安全气囊估计也不是啥正经厂家的。为了省个两万块钱,搭上一条命实在不值当。” “这破车有没有安全气囊?我都怀疑,这玩意儿还不如我爸的手扶拖拉机,唯一的区别,就是加了个遮雨的蓬。” “楼上威武。” “加一。” “换做我,我铁定不会买这种车子。便宜倒是便宜。但整体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发动机外加了一个铁架子。打死我也不买。” “刚才看了神兵的谍照。个人觉得,还是性价比很高的。没有加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很适合咱们国人的口味。上市后,给我爹整一辆。” “楼上的是不是亲生的?买车坑爹夺财产吗?” “楼上真相了,神兵实乃杀人越货的必备神器。” “…” 这些铺天盖地的评论,倒是都在陈亚之的预知中。 而且他知道,那些在网上发表评论的,基本都是一二线城市的人。压根儿不是神兵的目标客户群体。 但是,任由这些人无穷无尽的抹黑神兵,却也不是长久之计。 陈亚之此刻也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这天陈亚之将营销部总监徐若东叫到办公室。 徐若东年纪三十五岁。在所有总监里算得比较年轻。 陈亚之之所以找了这么年轻的人,做总监,完全是看中他曾经在互联网行业做个运营。他非常需要一个,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营销的人才。 徐若东问道:“陈总,你找我?” 陈亚之点了点头,问道:“神兵在网上的评价,你看了吗?” 徐若东道:“嗯,都看过了。大部分评论都是胡说八道。” 陈亚之没有理会他话里的意思是安慰还是真心,反问道:“你对这些评价持什么样的态度?” “一派胡言。”徐若东脱口而出,随后又补充道:“我这么说,有两个原因。第一,这些人并不是真的懂车的人。他们给出的评价都是带着对国产车的刻板印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