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此乃徐庶,徐元直,元直,见过兖州牧。” 徐庶连忙见礼,“见过使君。” 曹操一边笑着还礼,一边又将话题掰扯到汝阳上面。 “那个,元直,你说的是真的?” “孟德,我何时骗过你!” “说的也是哈,大王未曾骗过操,只是,一日攻下汝阳,这是如何做到的?” 刘擎看看曹操,再别过脑袋,看看徐庶,其中意思,不言自明。 曹操也跟着看向徐庶,徐庶相貌平平,也只是寻常士人面孔,也不像什么天纵奇才啊, 不过,人不可貌相的道理,曹操是懂的,如此渤海王所言之事是真的,那定是这位徐元直先生出了什么逆天计谋? “还请先生为我解惑。”曹操道。 “也没什么可说的,我便在城中制造些混乱,与主公里应外合罢了。”徐庶简单一说。 里应外合罢了。 说着轻巧,但其中如何操作,学问大着呢,曹操并非不知兵,知道这件事,并不会如此轻描澹写。 事实上,徐庶能成功突袭东南小门,确实也是很不容易,为了一举成功,徐庶不知从何时起,便开始带领人搞事情,纵火,偶尔还袭击袁军,将袁军搅得十分头疼。 每日都是这般场景,所以许多时候,袁军对汝阳城中的变化便开始麻痹大意,对火情漠不关心,如此,为最后一战做好准备。 事实上,袁绍的左事最后选择忽略警示,这与汝阳城中日日火灾的现状,也是离不开的。 所有人都麻痹大意,以为今日不过是普通的一日之事,徐庶突然暴起,与刘擎军里应外合,一夜破门,一日下城。 “袁本初龟缩进了皇宫,那伪天子刘宠,是否也在?”曹操问。 “不,刘宠尚在陈国家中,豫州牧黄琬已启程前往,刘宠未在宫中,说明他所谓的帝位,实际上,乃是一个说辞,不过是袁绍虚构的一个形象,刘宠若肯受降,本王可饶其性命。”刘擎道。 曹操思虑一二,点了点头,也认可刘擎的说法。 “万事之由,皆是袁氏引起,若能灭袁止乱,倒也省得再误了他人,话说过去,我曹氏与袁氏,还算有几分交情,若不是大王和文若开操愚鲁,恐怕昔日在冀州,我便回来参加群雄讨董了。” 说起昔日往事,曹操也是一阵唏嘘。 曹操发现自己拒绝了袁绍之后,自己的仕途,竟然变得宽敞无比。 从一介小小的骑都尉,一跃成为兖州牧,可以说已是人臣极限,而这,竟只短短过去几年的时间,这便是因为,渤海王的大力扶持。 想着,曹操觉得应该要做些什么。 “大王,既然操都到了,不如这皇宫交给曹操来攻如何?” 刘擎一听,这是个好主意。 如今的袁绍,已是瓮中之鳖,没有半点威胁,留给曹操对付,绰绰有余。 刘擎则正好趁机回庐江,安排救济南阳之事,另外,借南阳之事,探一探刘表的口风。 相信袁氏灭后,这天下应该不会再有不长眼的所谓士族站出来,而躲藏在各种地方长官之后的豪强,便是刘擎的主要目标了。 而荆州,实在是典型中的典型。 刘表掌控荆州的速度,甚至比自己当初掌控冀州还快,其中缘由便是,刘表依靠了豪强的力量。 “袁绍已是秋后蚂蚱,蹦跶不了几日了,孟德要这份功劳,便让给孟德,本王还真有要事要先忙。”刘擎一本正经道。 “哦?操可知一二否?” “南阳出现了疫病。”刘擎简单道。 曹操闻之,脸色顿时一变。 这疫病,可是比任何贼寇、叛乱都要来得可怕,因为一旦传染开来,几乎舍里绝户,乡中大大减员,甚至整个县,整个郡,都会遭受重大损失,而发生在人口众多的南阳,其危害更是难以预估。 “这东西,有两年没听到了。”曹操滴咕一声,“在黄巾之前的数年,南阳便发生过一起,想不到,又发生了,大王放心吧,袁本初便交给曹某,大王只需告诉我,要死的还是要活的。” “最好,还是要活的。”刘擎笑道,“不过死的也无妨,这天下百姓的死活,本王都管不过来,何须关心袁绍死活!” 说着,刘擎指了指汝阳的方向,“汝阳便交给孟德了,拿下袁绍,本王重重有赏!” 曹操一拱手,笑道:“大王放心!” 说着,便转身出帐。 帐外夏侯兄弟和程昱正等在那里,见曹操来了,当即迎了上去。 “主公,可定下来我们攻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