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武去疾世家-《弈士》
第(2/3)页
綦王若虚向北极目远眺,苍夷满目,内心苦楚,眼前只有綦国破碎山河,眼前只有宋军旌旗飘摇。
綦王若虚本性轻浮,在巴北磨砺这几年成长了许多,可惜,留给他的是无法挽救的败局。
枳国太师相卿来了,不单单是綦国,枳国也在楚国雄师下濒临灭国。同病相怜,如今两国都在亡国边缘,枳国只有江城、巴阳两城;綦国更惨,只有新里小邑。
卿伯省去了礼节,长话短说请綦王与綦军赴江城,两国齐心抵御强敌。
“大綦只有战死的将士,没有亡国的君王,”綦王若虚神情肃穆,拔剑高声喝道,“孤宁死,不偷生。”
他们来了,新里綦军除了王族女眷、年幼孩子和文官,其余人人人皆兵,个个披甲,合计六万。
翌日,破晓,宋将韩泽、龙蠡、缪斯领军兵临新里,总计五万。
綦王若虚身披战甲,手执宝剑,赫然站立在战车上;綦王若虚两次尽是庙堂柱臣,司马武不古、司空郝赫、武不古长子武延祚、次子武去疾、巫城大夫郑弘、活泉关守将苗括、司徒郑爽、郑爽长子伯郎、次子仲郎、三子叔郎和尚未及冠的幼子季郎;綦王若虚身后足足六万将士严阵以待,他们抽刀拔剑,他们握矛执戈,他们有视死如归的气魄,也有马革裹尸的决心。
“血亲眷属,祭国运。”綦王若虚挥剑高喝。
綦王夫人、眷属、血亲,或主动,或被动,都走出阵列。綦王若虚正室武夫人,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小公子,留恋地望了綦王若虚一眼。綦王若虚多么爱他,武夫人眼里秋波流转,装得下他的悲伤和愉快。
三任綦王的血亲眷属,走到阵前,血溅沙场。
“才人贤人,请祭国运。”綦王若虚再喊。
綦国不大,没有圣人,便是贤人也只有两位,一位是司空郝赫,一位司徒郑爽;綦国才人也不多,合计五才也出列。
两贤五才,合计七人,痛声悲歌,血溅沙场。
歌曰:
綦水汤汤,国运浩荡。巫山巍巍,以德立邦。昔我修齐,出以治平。今吾赴死,魂归故乡。
歌为《君子》,司徒郝赫所作,两贤五才,歌《君子》,拔剑自刎。
“最不喜这些个贤才文绉绉的做派。”韩泽撇撇嘴。
“若有来生,让孤早些为王,留下这么个破烂摊子,”綦王若虚先是埋怨,尔后悲怆哭喊道,“寡人以身亲祭国运。”
“君上,不可。”
“王!”
綦王若虚终于拔剑自刎,他不甘到倒在战车上,他的热血洒在地上,又滋养着脚下因为干旱而龟裂的土地。
哀军,这是一支哀伤到极致的綦军。他们在司马武不古的带领下抽刀拔剑,握戟执戈朝着宋军而去。
没有豪言壮语,太多余,还费力气,每一分力气都应该挥砍在敌人身上。
战争,没有正义,没有善恶,只有胜负。于宋而言,是征伐之战,宋骁半生戎马,覆灭的国家何止十个?于綦而言,是卫国之战,是守护家园的战争。
司马武不古是个庸人不假,他老当益壮,一马当先杀入敌阵,在这场覆灭之战中终于顶天立地像个英雄。
两任綦王死了,庙堂三公只剩他一个司马,他终于体会到了当个英雄的感觉。
所谓英雄,就是六万人都愿意跟随在你身后战斗。
可惜,死了才叫英雄。
战车倾覆,武不古跳车。短兵相接,手里长戈显得,武不古拔出腰间佩剑。
武不古任綦国司马三十四年,也守卫西境二十四年。
他实在平庸,没有傲然武力如江望舒那般独步梁州,没有治国理政大才如司徒郑爽一般人人钦佩,他有的只有拳拳爱国之心和汤汤沸腾热血。
枳綦交战,唇齿交恶,不是他愿意见到的,所以他离开庙堂,归隐山林。有人说他功成名就,有人说他老不堪用,他不在乎。
綦楚结盟伐枳,更不是他愿意见到的,所以他觐见綦王,陈述利弊。有人说他迂腐,有人说他懦弱,他还是不在乎。
綦枳重修旧好,是他愿意见到的,所以他取了蒙尘战甲,磨利绣钝宝剑。有人说他老当益壮,有人说他愚不可及,他照常不在乎。
他在乎的,只有可以杀敌的宝剑,可以庇护庇护己身的战甲,可以倚仗的袍泽。
武不古不停地挥剑杀敌,手麻了,剑钝了,眼花了。战士的最高荣耀是马革裹尸。
不能!岂能马革裹尸还?仇敌未灭,家园路线,岂能倒下。武不古舒展手脚,抖擞精神,握紧手中宝剑。谁说老不堪用,他还不到古稀;谁说垂垂老矣,他还老当益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那是武不古一生最荣耀的时刻,他见到宋将龙蠡锋芒毕露,他持剑冲向他。
龙蠡有意避开武不古,他见到这位綦国老司马发须尽白依旧身先士卒,敬重,也无奈。龙蠡也无奈,武不古直冲而来,他只好持枪为敌。这是一个值得敬重的敌人,因为敬重,所以要全力以赴,不敢敷衍。
武不古倒下了,他尽力了,他拼尽全力才在龙蠡身上留下一道伤口,可惜。武不古倒下的时候还在想,假如自己年轻三十岁,不,只要年轻十岁,他定然能斩杀龙蠡。
綦国老司马武不古有两子,长子名延祚,次子名去疾。
武延祚德才兼备,被称为綦国年轻一代翘楚人物;武去疾是个没心没肺又不学无术的綦都纨绔。
武延祚,武不古长子,是綦国年轻一代里最为耀眼的人,更是被江望舒盛赞綦国有此子,可保国祚永延。就是这位论才华、才气、才能都远胜他父亲武不古的被誉为綦国未来柱石的武延祚在新里之战中庇护着武去疾,然后毅然赴死。
“你学学你兄长。”武不古好不容易回一趟家,武去疾不是在遛狗斗鸡就是在蒙头大睡。
这位不学无术又没心没肺的綦都纨绔还嘴说道:“有兄长在,我安心当个浪子,不怕。”
两子见到父亲身死,怒不可遏,奈何两人联手都不能在宋将缪斯手里讨到好处。缪斯一剑直刺向稍弱一些的武去疾,武延祚下意识出手抵挡,这一剑挑断了他的手筋。
“去疾,走。父亲说了,延祚可以死,去疾不能死。”武延祚把剑换到左手,再次朝缪斯杀去,右手尚且不敌,何况是左手,他身中数剑摇摇欲坠,放心不下的还是兄弟武去疾。
武延祚倒了,他是为了保护武去疾死的。武去疾苟活了下来,全靠兄长武延祚的拖延。
这位綦国老司马武不古当真无功无过被评为天底下最大的庸人?至少江望舒始终认可他,江望舒说“世人只知晓梁州惊鸿江望舒一生所向披靡百战百胜守护国土国民二十八年,世人不知晓江望舒威名赫赫的背后是巴民五十万户半数没有儿郎;世人只知晓綦国老司马武不古一生无功无过平庸至极简直是天底下最大的庸人,世人不知晓武不古平庸至极的背后是在位三十四年里綦民从百万增长到两百万。”
新里之战对綦国而言是灭国之战,延祚死了,綦国亡了。但去疾还在,綦民也在。
于是这位不学无术又没心没肺的綦国老司马武不古幼子武去疾长大了,他募集乡勇义军为自由而战,为家园而战。
总有些利欲熏心的东西在国难当头时还高枕无忧,年轻的武去疾当机立断设计邀请拥兵自重的义军将领和利欲熏心的乡绅富商在綦都一聚,又狠心让宫娥丽人出来劝酒,等这些尸位素餐的东西醉倒在酒色里,武去疾狠心将他们尽数斩杀。
果断,干净,完美,这是江望舒给予的评价。
斩杀这些个酒囊饭袋后,利欲熏心的富商巨贾怕了,有钱出钱,有物出物,低眉顺眼地表示倾家荡产也愿意支持武去疾复国。
武去疾太年轻,尽管靠着火攻和苦肉计拖延了片刻喘息机会甚至俘虏了愚蠢的楚国征北将军公孙麟,但面对来势汹汹的楚军还是败了。
兵败过后想要以身殉国被义军将领白霖一顿劝告,带着綦民涉江避难又被新里渔父(是渔父不是渔夫)一顿痛骂。
那唾骂武去疾是懦夫的正是乡勇连阿之父,他后来勾引楚将熊协上船陈江而死。
江望舒犹如一尊神祇一样力挽狂澜,他念及和武不古的交情,对武去疾甚是照拂,先是答应让綦民在巴阳附近三城僻里安家,等綦民越来越多时又给武去疾求了广袤的南疆作为綦民新家园。
武去疾感激不尽,所以江望舒和江珏要深入南蛮时他亲自跟随。可惜没有出多少力,甚至还娶了妻。
枳国可不会安心让綦民占据南疆之地,所以当一行人从南蛮回来时枳国南境枳国杨羡已经领军入了南疆。
武去疾没有反抗,他开城门迎接杨羡进城,他被白霖骂作懦夫,他也接受了南疆大夫这个官职。
第一个骂武去疾是懦夫的是乡勇连阿之父,第二个骂武去疾为懦夫的是义军将领白霖,第三个是义军将领白执。
然后有了第三个,第四个!第五十万个。
楚国来势汹汹,巴国对綦地三城置之不顾,是江珏站了出来,江珏是第二次站出来。
武去疾没理由地讨厌这个痴儿,两人站在截然相反的位置,一个被五十万綦民奉为英雄,一个被唾骂为懦夫。
英雄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江珏死在了活泉关。可武去疾听到这个噩耗和江珏的嘱托时他忽然后悔了。
江珏临死前请自己去镇守活泉关,他说自己会是个英雄。武去疾没理由地想起江珏第一次出城而去时也说了留自己当英雄,他去当懦夫。
江珏还有一句嘱托,他知晓武去疾分身乏术,肯定也放不下南疆綦民,所以请南蛮夫人季衍青坐镇南蛮。
武去疾叹了口气,江珏就是死也把后事安排得妥妥当当,更是让他自愧不如。
等武去疾火急火燎赶到活泉关,还是改变不了如今的綦地自由民唾骂自己一声懦夫。
武去疾忍住了,江珏为了守护綦地三城五十万自由民连命都舍得,自己只是被唾骂几句懦夫又有什么呢?不痛不痒。
那个家伙回来了,明明他才是没心没肺,不然怎么被刺中心口还能起死回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