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好,你先上车。” 刘大壮没有表现出不乐意。 因为杜若说这人要到长昌镇去找人送信,只有送了信,他才能早日离开。 若不是刘大壮不识路,他都想去送这信,赶紧将这个男人赶走才好。 因杜若家里收留了这么个人,不太方便,刘大壮都好多天没去找她了。 “我帮你把两个篮子拿到车上。”他说完,就如往常般,去帮她搬篮子。 “劳烦刘大哥了。”杜若向刘大壮道了谢,然后扭头看宋琅玉,“你先上去。” 小黑狗自觉上车,找了个好位置坐。 杜若摸摸它的脑袋,温柔又不失严厉道:“谁让你上车来的,下去!” 二选一,带宋琅玉,就不能带狗了。 “嗷呜~”小黑狗不管,就想去。 上回也带它了,凭什么这回不带。 “下不下去?”杜若边说边抬手。 小黑狗又嗷了几句,头上挨了一个栗暴,这才灰溜溜地从车上跳下去。 “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它一边跑,嘴里还一边骂骂咧咧的。 “乖乖回家看门。”杜若喊完,又看向拧眉一动不动的宋琅玉,“不上?” “你就让我坐这?”他很为难。 他们雇的是牛车,前面车夫套一头老牛,后面再带一个拉货的板车。 抬头见天,低头看地,四面漏风。 宋琅玉这辈子还没坐过这种车。 “对,没办法,这只有这个。”杜若知道,他是二少爷的老毛病又犯了。 “你不坐牛车,腿着去的话可远了。” 这么警告,宋琅玉也是完完全全没辙了,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这辆牛车。 这是他这辈子最憋屈的一次。 杜若把小黑狗赶回家去,把篱笆门锁了,然后跟刘大壮并排坐在后面。 宋琅玉挤在篮子中间坐着,左边是山鸡,前边是野兔,右边是她的菜。 “……”其实他可以自己走路的。 牛车摇摇晃晃,带着他们三人一路朝东。 走至半路时,天边亮了一道光,下一秒,整个天地都置于它的笼罩之下。 日出真的很美,但看多了就见怪不怪了。 杜若跟刘大壮都看见了,没人吭声。 倒是宋琅玉,突然吟了句诗。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这一句,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描写日出美景。 杜若没在书里写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