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改革不是做样子-《三国之铁骑南下》


    第(2/3)页

    在一片赞扬与贬低之声中,韩成不为所动,依然我行我素。

    只要我的军权在手,任你的‘利嘴’说破了天,又能如何?

    嘴炮者,永远只能打‘嘴炮’罢了。

    但凡有一点点的实际做法,就不是‘嘴炮’了。

    一年之后,一切恢复了平静,这些‘嘴炮者’除了默默地接受,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这一年之后,大势已定。

    韩成才敢进行第二个改革措施—改革军队。

    军队,在这个时代,就是绝对的权利。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什么事情,是军队解决不了的。

    如果有,那就是军队的数量不够,打不过人家。

    因为军队如此重要,所以韩成在改革之时,也是慎之又慎。

    改革军队分三步,第一步,从三大精锐部队开始。

    ‘玄武军’和‘朱雀军’合二为一,形成新的军队—“破阵军”。

    “破阵军”,军名代表了韩成的期望与想法—破阵。

    韩成的征战之路,在以后的日子里,将会越走越长。

    单一的‘玄武军’和‘朱雀军’已经满足不了韩成‘破阵’的需求了。

    ‘玄武军’的防御力强,刀枪不入。

    但体力是个问题,而且速度太慢了,进攻的时候,极容易被针对,达不到‘破阵’的效果;

    ‘朱雀军’,虽然攻击力强,但是防御骑兵的能力太弱了。

    若韩成精心培养的‘朱雀军’遇到曹操军中的‘虎豹骑’那样的存在,损失太过于严重了,即使是韩成,也承受不起。

    韩成考虑之下,便将两者互补,形成一个完美的状态。

    玄武军在外围,主防御;朱雀军,在内侧,主攻击。

    一攻一守,相辅相成。

    即使再次遇到强大的‘虎豹骑’,韩成也有敢碰一碰的信心。

    ‘青龙军’一分为二,分为外族青龙军和汉族青龙军,分别用白旗和黑旗表示。

    也可以称之为‘白青龙军’和‘黑青龙军’。

    外族青龙军和汉族青龙军,名如其军。

    外族青龙军,全是由少数民族人组成的,有南匈奴族的勇士,并州鲜卑族的勇士,幽州鲜卑族的勇士,乌桓族的勇士,和草原上一些数不清的小种族部落的勇士。

    汉族青龙军,则是全部由汉族人组成的。

    之所以这样分,是因为张辽等骑兵将领发现了一个问题:草原上的少数民族,野性太足了。

    他们只会单兵作战,若把他们强行训练成战阵,不仅发挥不出他们其应有的战力,而且还会破坏原有的战力,让青龙军的战斗力打了一个大大的折扣。

    与其这样,不如将他们分开。

    白青龙军,用于侧翼破阵作战和追击作战。

    而黑青龙军,凭借其阵型整齐的优点,用于大军正面作战。

    各取优点,用其所长,才是上策。

    经过了几个月的试验,韩成发现这样区分,真的很不错。

    白青龙军,充分的激发了少数民族的作战野性,即使遇到‘虎豹骑’,也敢试上一试。
    第(2/3)页